摩法和揉法有何异同?
摩法和揉法,同属旋动类手法,其操作方式大致相仿,都把掌指平置于患者体表后腕关节放松,以前臂摆动和腕关节的环转运动,带动掌指回旋环动。其差别在于:摩法,掌、指回旋运动的幅度大,而向下按压的力量轻,在掌、指回旋运动过程中与皮肤产生相对移动摩擦故俞大方氏曾把它归于廖擦类手法中。揉法,掌、指回旋运动的幅度小,而向下按压的力量较重故掌指与皮肤互相吸附,而在皮肤以下组织间产生相互滑移错动。
揉法在临床上,有许多操作变化。
1)掌根揉:是用掌根部着力于体表上,以前臂用力,带动腕关节产生小幅度环摇运动,使掌根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在深部组织上产生环转滑动。掌根揉法适用于肩背腰臀部肌肉丰富处操作,治疗跌打损伤,风混痹痛,腰腿痛等症。
2)大鱼除揉:则是以手掌大鱼际部位为着力点,由于大鱼际部位质地柔软,故大鱼际揉十分舒适,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如头面胸胁及软组织损伤急性肿胀期的操作,治疗头痛感冒胸助挫伤急性关节扭伤等症。
3)指揉法:是以手指螺纹面轻饕着力于某一穴位上作环转揉动,常用于小儿推拿。
4)法推拿流派另有一拇指外侧揉颇具特色是以拇指远侧指节的桡侧吸附于体表一定部位作环转揉动,适合于头面五官部位的操作。其优点是容易吸附,不易在骨胳凹凸处产生滑移)。
此外,揉法在北方多称为捻、捻散如《刘寿山正骨经验》书中的捻法实际上是以掌指在体表上做环旋揉动,这是传统命名问题读者在参阅其他书籍中应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