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诠释】伤寒五六日,采用过发汗或泻下法治疗,病不但不解,反而出现胸胁胀满痞闷,往来寒热,但头汗出,心烦者,此少阳证未解也。当与小柴胡汤发散郁阳,和解表里。由于发汗又且误下,伤阳耗气,水气内停,气化不行,致小便不利,渴者津不上承,不呕无犯胃气,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枢机,化饮开结。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方药组成】柴胡半斤,桂枝3两(去皮),干姜2两,瓜蒌根4两,黄芩3两,牡蛎2两,甘草2两(炙)。
【服法与禁忌】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服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则愈。
【经方方论】方中柴胡、黄芩和解表里之邪,疏透少阳郁热。桂枝、干姜、甘草辛甘性温,通阳化饮以行水气,柴桂相合外解太、少之表邪,又蒸化水津,通达腠理;配瓜蒌根、生牡蛎,生津止渴除烦热。至于“初服微烦”乃邪正交争之故,如不愈再服,以达阳气宣通,表里和谐,汗出水利则愈。
【经方新用】
(1)柴胡桂枝干姜汤去瓜蒌根配五苓散,治疗肝胃不和,水气内停引发胁胀脘满,小便不利者。
(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制附子12克,椒目15克,葶苈子10克,甘遂末0.2克(冲服),莪术15克,治疗肝硬化腹水伴见少阳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