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是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鲜食,或略蒸后晒干食用。
一、桑葚有哪些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桑葚既可鲜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有滋补强壮、养心益智、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化燥等功效,常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咽干口渴、大便干结等症。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
二、食用桑葚的好处
(一)抗衰老、润肤养颜。桑葚有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白嫩皮肤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
(二)健胃消食。桑葚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刺激胃粘膜,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及解除燥热。
(三)养肝明目。常食桑葚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
(四)壮骨强体。桑葚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
(五)养血活血。食用桑葚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功效。
(六)补肝益肾。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生髓,是人身能量储存基地。从中医角度说,对于性机能失调、属寒热混杂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补肾壮阳,否则会越补越“虚”。夏天可饮用桑葚汁,不仅可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七)改善生殖亚健康。传承后代是人生一大要务。50%的不孕不育归咎于男性精液质量下降。桑葚则可以改善这种“生殖亚健康”,是很多治疗死精症方剂的重要组成药物。因此,男性朋友可以多吃桑葚。
三、食用桑葚的禁忌
(一)桑葚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不能吃。
(二)熬桑葚膏时忌用铁器。
(三)因桑椹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四)少年儿童不宜多吃桑葚。因为桑葚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
(五)桑葚性质偏寒,脾虚便溏者也不宜多吃桑葚。
(六)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人应忌食。
四、常见的桑葚保健食疗验方
(一)用于贫血或关节炎的辅助治疗:取新鲜熟透的桑葚500克,米酒1000毫升,浸泡1~2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1小杯。
(二)治疗肠燥便秘:桑葚50克,肉苁蓉15克,黑芝麻15克,炒贝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滋养肝肾、养血明目:桑葚30克(鲜者60克)、糯米60克,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少许服食,每日1剂。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力下降、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肠燥便秘等。
(四)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目晕眩,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等:桑葚、蜂蜜各适量,将桑葚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人蜂蜜拌匀饮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五)用于阴虚水肿、小便不利、关节作痛、口渴、发白等:桑葚100克、黄酒500克,将桑葚置黄酒中密封浸泡1周后按量服用。
(六)治肠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燥:桑葚40克、冰糖20克,用开水冲泡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