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寿山妇女若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肾气虚快,冲任不固,而发生胎漏下血.然亦有房事不节,损伤肾气,以致冲任不固,先漏而后堕者.其辨证要点为:必见腰脊酸痛腿、头晕耳鸣、尺脉细弱等症状.治宜补肾安胎,加味寿胎丸主之.血热胎漏与虚热胎漏;皆因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所致.但病因不同,又有虚实之别.前者属实证,多因体素阳盛,孕后阴血养胎,气益盛,或母体罹患温热之疾,邪热内伤胎元,而后者为虚证,多缘肾阴不足,阴虚而生内热.其辨证要点为:血热胎漏者,因"胎气有热而不安者,其证必多烦热,或渴,或燥,或上下不清,或漏血溺赤,或六脉滑数等症.(《景岳全书·妇人规》)而虚热胎漏者,必见头目眩晕,心悸少寐,咽干口燥,欲饮不多及午后潮热、掌心灼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症状.血热胎漏者,宜清热养血、止漏安胎,常用保阴煎加侧柏炭虚热胎漏者,宜滋阴清热、止漏安胎,常用阿胶地黄汤.血热若兼口苦咽干,胸闷胁胀,心烦多怒,脉弦数而滑者,其热缘由肝郁化火所致治宜舒肝解郁清热止漏,方宜丹栀逍遥散.外伤胎漏:多系跌仆、触撞、坠落、闪挫,或劳累过度,损伤胎气,以致胎漏下血.此类胎漏,详询病史,即可明了,进而脉证合参,辨证不难.治疗宜扶气养血、安胎止漏,方用圣愈汤合本方最为合适.胎漏一症,总因冲任不固,不能制约其经血,以致荫胎之血下漏.究其原因,有气虚、血虚、肾虚、血热虚热及外伤诸端.临床鉴别时,要详审病因,细辨脉证,还应与激经相鉴别.激经,又称"妊娠经来""盛胎""垢胎".其临床特点是:在妊娠初期,月经仍按期来潮,但来亦必少,且"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对孕妇胎儿无明显损害,属一种异常生理现象,到妊娠四五个月后自行停止,不必用药.而胎漏下血乃不时而来,且多有全身见症,又易堕胎、小产,不可忽视.胎漏与胎动不安亦不同.《医学入门》说:"心腹痛而下血者,为胎动不安;不痛而下血者为胎漏.两者所由分也."
周凤梧习惯性流产,多因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子宫或宫颈发育异常,宫腔粘连及子宫肌瘤等.近年更发现与染色体异常有密切关系,约占5%左右.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为"滑胎"或"数坠胎"."滑胎"首见于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妇产科专着《经效产宝》.古代医家对此论述颇多,如《医宗金鉴》曰:"怀胎三五七月,无故而自坠,至下次受孕亦复是,数数坠胎,则谓之滑胎."《叶天士女科全书》曰:"有屡孕屡坠者,由于气血不充,名曰滑胎."这表明古代医家对本病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证象已有一定的认识.现代中医对本病的临床报道较早,50年代就有人用泰山磐石散治疗本病.60~70年代,有人用黄体酮注射足三里以预防本病的先兆流产.80年代以来,临床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发现菟丝子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对妊娠起着重要作用;证实寿胎丸加味煎剂的安胎作用,主要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使其保持安静,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并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促进子宫生长发育.
张晋峰寿胎丸源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组成,在中医妇科临床中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及滑胎之证,即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寿胎丸加味:菟丝子20克,续断15克,桑寄生1克,阿胶12克,淫羊藿12克,杜仲12克.将上药用温水约600毫升浸泡1小时,煎煮约30~40分钟,剩药汁约200毫升时澄出,再以温水约300毫升煎煮二参,约剩药汁200毫升时澄出,与头参相兑约400毫升,于每个月经周期的第14或第15天,每日早晚各服200毫升.每日1剂,共服6剂,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一般月经先期患者在服上方剂后,月经周期平均可向后推迟5~10天,连续服用3个周期后,经周期基本稳定.曾治某,女,19岁,学生,2004年5月11日初诊患者于12岁月经初潮,其后先后不定期,15~80天行经1次.约2年前月经基本18~20天一行.曾经中医及西医治疗(具体治疗经过不详)但疗效欠佳.刻诊:平素身体健康,每次行经4~5天,量中等,黑红无块,行经第1天有腰腹坠胀感,余无明显不适,末次月经为2月24日,今始净.予菟丝子20克,续断15克,桑寄生12克,阿胶烊)12克,淫羊藿10克,杜仲12克,柴胡6克,麦芽20克,甘草5克.共6剂.嘱自月经第14天复诊.4月8日再次来院复诊,诉月经于月26日来潮,共行经4天,服药后无不适感,再予上方6剂连服,于5月11日再诊,诉月经于4月25日来潮,行经5天,再予上方6剂,月经于5月26日来潮停药后经半年随访,月经周期规律,每30~33天一行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者,又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或"经早".其病因病机为气虚而致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血热而使血流散溢,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先期而致.治疗上主要采用补气摄血调经、清热凉血调经、清肝解郁调经之法.寿胎丸是张锡纯所创,其认为菟丝子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桑寄生养血、强筋骨,能使胎气强化,故《神农本草经》载其安胎;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神农本草经》亦载"其能安胎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淫羊藿、桑寄生均含由黄酮或黄酮苷类;淫羊藿还含有维生素E,具有雄激素的作用;续断含维生素E,具有安胎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故在临床中主要用于先兆流产及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