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
本方来源于清·《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菟丝子(炒、炖)、桑寄生、川续断、真阿胶各等量。
【规格】丸剂:每丸0.3g,每瓶250g。
【用法】口服:每次6g(20小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
【功效】固肾安胎。
【传统应用】用于妊娠期阴道流血,腰酸腹痛,小便频数,或屡次堕胎等。
【禁忌】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临床新用途】
1.治疗痛经本病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在中医妇科临床中属“室女痛经”的范畴。笔者用寿胎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5例,经3个月经周期的全程治疗,其中痊愈者(痛经及经血中瘀块消失,停药3个月无复发)18例,显效者(痛经消失或微作,经血中有少量碎屑瘀块,停药3个月无复发)11例,有效者(疼痛明显减轻,瘀块减小,停药后尚不稳定者)4例,无效者(症状体征均无改善)3例。用法:口服寿胎丸,每次6g(20小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治疗慢性腰痛有人用寿胎丸治疗慢性腰痛患者,效果颇佳。用法:口服寿胎丸,每次6g(20小粒),每日3次,用黄酒送服。5日为1个疗程,服至痊愈止。效果:用寿胎丸治疗慢性腰痛患者38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35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7%。一般服药1个疗程后即可收到明显效果。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3.治疗先兆流产治疗组96例。用寿胎丸加味:菟丝子、太子参、山药、白芍各15g,阿胶(烊化)12g,续断、杜仲各10g,桑寄生20g,甘草6g。阴道出血者,加墨旱莲、仙鹤草、侧柏炭;头晕眼花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心烦少眠者,加合欢皮、首乌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者,加黄芩。每日1剂;血止后,改2日1剂,用药5剂。水煎服。有流产史用至超过流产时间4周。对照组64例,用黄体酮每次20mg,每日1次肌内注射;维生素E40mg, 每日顿服; 绒促性素(hCG) 每次1000U, 每日1次, 肌内注射。结果:两组分别治愈65,23例;有效22,11例;无效9,30例;总有效率为90.6%,53.1%[肖晓玲.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160例临床观察.黑龙江医药,2007,36(4):31]。另有人用寿胎丸加味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显著。治疗组72例,用寿胎丸加味[含菟丝子20g,续断、桑寄生、党参、白芍、杜仲各15g,阿胶(烊化)、山茱萸各10g,白术、熟地黄各12g,炙甘草6g]。亦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个疗程,用至止血后1周,有自然流产史用至超过流产孕周。与对照组66例,均用黄体酮20mg,每日1次;绒促性素2000U,隔日1次;肌内注射。禁房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58,36例;有效9,17例;无效5,13例;总有效率为93%,80.3%(P≤0.05)[李艳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2例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