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麦门冬42克,半夏6克,人参9克,甘草6克,粳米6克,大枣4枚。
【用法】上六味,水煎服,每日1剂。
口腔溃疡是指口腔粘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面表浅,边缘齐,周围有明显红晕带,表面覆以黄白色假膜,一般7~10天愈合。重型口腔溃疡可同时发作十几个或几十个溃疡面。口腔粘膜可反复出现溃疡。本病常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年期,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微量元素缺乏、多基因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初发损害为粟粒大小的红斑或小丘疹,不久表面呈灰白色,很快形成溃疡。溃疡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周围有红晕,表面覆有淡黄色纤维膜,基底柔软无硬结,溃疡数目不定,1个至数十个,自觉疼痛,接触冷、热、酸、甜和重味食物的刺激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和语言,重型口疮可伴有发热,唾液增多,淋巴结肿大等。对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可进行血微量元素的检查。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的范畴。根据生长部位、局部症状、发生时间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如口舌疮、口破、口形、口疡等。其中以虚证口疮比实证口疮为多。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鼻窒口疡。”指出口疮的发病与气候变化有关。《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中指出:“总之,人之口破皆由于火,而火必有虚实之分。”对口疮的病机作了总的概括。对于由阴虚而致者用麦门冬汤。
根据《吉林中医药》2001,(6):34,吴跃勇报道:用麦门冬汤治疗顽固性口疮28例,全部治愈。处方:麦冬18克,党参(或太子参)15克,半夏10克,山药12克,白芍9克,丹参10克,桃仁6克,甘草6克,大枣3枚。口服,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服药期间忌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饮食,以清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