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0-07-09 16:34:23
养生之家导读:正常情况下,产后三天,由于胎盘激素的影响,乳房开始分泌乳汁,初始乳汁量少、质稀、色淡黄。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术内容

(1)掌握临床诊断要点:查出病因,对症下药处理。如产后出血过多者应积极纠正贫血;感染、腹泻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腹泻;生气者,注意调节情志;乳汁不畅者应耐心帮助指导产妇哺乳、挤奶的正确操作姿势,使乳汁顺畅排出。

辨证论治:①气血虚弱:产后乳汁量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皮肤干燥,纳差食少,舌淡脉弱。治宜补气养血通乳,方用通乳丹加味。党参30g,黄芩30g,当归15g,麦冬15g,桔梗6g,通草20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2g。用猪蹄2只煮汤,以其汤煎药。每日1剂,分2—3次服用。②肝气郁滞:产后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乳房胀痛,胸胁胀满,情志抑郁纳差,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治宜舒肝解郁,通络下乳。方用下乳涌泉散加减。当归12g。生地12g,白芍15g,川芎6g,柴胡9g,青皮6g,通草12g,桔梗6g,漏芦12g,王不留行15g,穿山甲12g,路路通12g,甘草3g,每日一剂,分2—3次水煎服。

(3)针灸疗法:①体针一:取膻中、乳中、少泽、内关、太冲穴,用泻法。具有舒肝解郁通络之功效。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②体针二:取膻中、乳根、脾俞、足三里穴,补泻并灸。具有益气养血通乳之功效。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治验点评

正常情况下,产后三天,由于胎盘激素的影响,乳房开始分泌乳汁,初始乳汁量少、质稀、色淡黄。以后逐渐增多、质稠、色白。如三天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称谓产后缺乳,亦称产后乳汁不足。本病多见于产时产后出血过多、剖宫产、哺乳方法不正确、精神抑郁及营养缺乏的产妇。西医治疗无特殊方药,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特长,另外还可采用食疗;多可奏效。本病属中医学“缺乳”或“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等范畴。产后缺乳,西医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案,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临床根据乳房局部的变化,结合全身症状,分清虚实,虚者补,实者通,疗效可靠。治疗本病,主要应突出一个早字。产后尽量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刺激,促进子宫复旧,减少恶露的同时,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增加乳量。加强母乳喂养的指导十分重要,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对母乳喂养进行指导传授适宜的母乳喂养技术。对产后泌乳异常、缺乳者要关心备至地进行调护指导和合理治疗,实践证明缺乳症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少部分也有明显好转。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

中医常识2020-07-09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症

中医常识2020-07-09

针刺膻中、少泽放血治疗

中医常识2020-07-09

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

中医常识2020-07-09

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缺乳

中医常识2020-07-09

涌泉合剂治疗产后缺乳

中医常识2020-07-0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