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患者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分别给予口服糖适平、诺和龙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合并其他并发症者,分别施以对症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地黄汤重用黄芪,其药物组成为黄芪120g,熟地黄20g,山药20g,山萸肉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水煎,1剂/天,3次/天,连服1个月。患者基础治疗一致,蛋白质控制在0.8g/kg/天,并按不同劳动强度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合理安排三大营养素。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临床疗效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57%,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血脂结果,血糖,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治验点评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消渴”、“水肿”、“虚劳”、“尿浊”等范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本病的脏腑定位,虽与五脏皆有关,但重点在肺肾脾,尤以肾为主。糖尿病人饮食失节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津液不化,聚留为水,水邪渍肾,产生水肿;或病久劳伤水邪泛滥;或失治误治伤及肾脏,水湿内停,泛于肌肤,均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本病由于消渴缠绵不愈,致使津液亏耗;或久病过服温燥药物致燥热内生,阴津不足,此为本病早期的基本病机改变,其本于阴虚,标在燥热,两者互为因果,病程日久,阴损及气,则可发展为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耗灼营血;而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均可导致瘀血,因而瘀血始终贯穿于疾病过程中。综上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水湿,故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据其病机特点笔者在西医控制血糖、血压同时予黄芪地黄汤治疗。方中重用黄芪益气补脾利水消肿,山药补脾益气生津,生地黄、山萸肉滋养肾阴而增液,丹皮可活血祛瘀,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全方有益气养阴、活血运脾利湿之功,标本兼顾之效,因而对糖尿病肾病疗效颇佳。诸药合用,可以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肾小球的高凝状态,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再生,有效改善肾小球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从而减轻及延缓微血管病变,保护肾功能。临床应用证实,该方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综上,在西医良好控制血糖及血压的同时予本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可进一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协同控制血压及血糖,改善相关化验指标,更好地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