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又名陈皮、化红。10~12月果实成熟时采摘。以个大,瓣大,整齐,外皮色深红,内面呈白色,肉厚,油性大,香气浓郁者为佳。晾干,生用或麸炒用。【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辛香行散,苦燥脾湿,上理肺气壅滞,中调脾胃气滞。应用广泛灵活,《本草纲目》谓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药食两用,作调味品,或泡茶饮。
【成分药理】主含挥发油,油中为柠檬烯;还含蒎烯、芳樟醇、侧柏烯等;还含黄酮类成分,有甲基橙皮苷、橙皮苷。能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抗胃溃疡;祛痰,平喘;兴奋心脏,增加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利胆,保肝,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病毒,减少尿量;挥发油具有溶解胆固醇结石的极强能力;增强免疫功能;抑制精子畸形;促凝止血。
【作用功效与应用】理气健脾,和胃止呕,化痰止咳。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或湿痰咳嗽,痰多苔白。用《饮食辨录》之橘皮粥,即以橘皮20克,水煎去渣取汁,以汁煮粳米45克,成粥后食用;或单用粳米煮粥,粥快熟时,加人橘皮粉3克,再煮至粥成,空腹食用,一日2次。
另外,用于产后催乳,《本草纲目》伍炙甘草煎水服;亦可用于急性乳腺炎。
【使用禁忌与注意】水煎内服,3~10克,或浸酒,或开水泡茶饮,或煮粥食,或碾粉用。因本品温燥助热,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之燥咳,实热证,均不宜用。吐血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