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其发病原因众多,或为情志所伤,或为饮食不节,或为病后年迈,或为禀赋不足,心虚胆怯。临床上因血瘀致心血不和,心神不宁而失眠者亦不鲜见故清代王清任曾用血府逐瘀汤来治疗失眠。桃红四物汤补血活血,用于治疗失眠之病程久者,常获良效。
【病案举例】
1.邓某,男,53岁。1995年1月9日就诊。患者每夜失眠已3月余,有时一夜最多可睡2小时,睡前若经服安定2.5mg后,失眠如故,且白天头昏身软而不欲食更为严重。经多方医。,
治,效果不佳。刻诊:精神不振,时有腰、胸部刺痛,脉无力。
证属血络有瘀,心血不和所致。治以活血化瘀,宁心安神。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各12g,远志、枣仁各10g,生地、龙骨、夜交藤各20g,甘草5g,连服3剂后失眠好转,原方再进5剂后,每夜甜睡如初,至今未发。
2.赵某,女,42岁。1994年2月20日就诊。患者失眠已半年,有时一夜最多可入睡3小时,因此而半夜起床打毛衣以度难眠之夜。白天则欲睡、头昏、身软乏力。长时治疗均未见效。
刻诊:四肢时麻木不温,唇紫黯,脉细无力。证属血瘀兼心阳不足。治以活血化瘀,温助心阳,宁心安神方药:同上,加入附片、桂枝各10g。连服3剂后失眠好转。原方再进6剂而病告痊愈,未见复发。
3.李某,女,42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失眠多梦半年,近1个月加重,经常彻夜不眠,辗转反侧,难以人眠,或稍能入眠,但睡后即醒,头晕,胸闷,健忘,神疲乏力,饮食减少,曾多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服多种镇静安眠药物,疗效不佳,症状逐日加重,又服养心安神、舒肝降火之中药10剂,亦未见效。后又给以针灸、按摩治疗近2个月,疗效仍不明显。检查:患者面色无华,舌红、边紫并见瘀点,脉弦涩。
根据舌脉,系为瘀血所致。投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赤芍、生地各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2g,柴胡10g,薏苡仁12g,枳壳9g。服上药1剂后,当夜熟睡5小时左右,3剂后,头晕、胸闷等症状减轻。仍用原方加牛膝12g,再服20剂,睡眠正常,头晕、胸闷等症状随之消失,面色红润舌边瘀点消失,食欲增,随访年余,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