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白,某医院给予肌注度冷丁50μg后,疼痛缓解,继而出现左少腹疼痛,拟以尿路结石论治,投八正散、石韦散加味30余剂,仍时痛时止,其痛不减,而来我院就诊。经B超检查,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诊见形体消瘦,呈痛苦面容,纳差神倦,小腹胀满拘急,尿道刺痛难忍,小便短赤艰涩,脉弦细数,舌红苔薄黄微腻。
辨证:湿热久稽,气阴俱虚,正虚邪实之候。
治则:益气通淋,清热养阴利湿。
处方:黄芪80g,太子参、白芍、金钱草各30g,柴胡、陈皮、升麻各10g,白术、当归、炙甘草、石韦各15g,海金沙25g
2剂后,尿道窘迫加剧,患者自感结石有下移之势,症状渐缓解。守方加白茅根50g,延胡索15g,继服5剂后,尿道刺痛窘迫阵发性加剧,排出一深褐色、形状不规则0.8cm×0.7cm×0.6cm大小的结石,诸症消失,继以益气养阴之剂调理数日,以善其后。
按语: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石淋”范畴本案患者以小腹胀满拘急、尿道刺痛、纳差神倦为主证,病机为湿热久稽、气阴俱虚、正虚邪实。方中加入金钱草、石韦、海金沙清热利湿通淋,重用白芍、甘草、延胡索缓急止痛,重用黄芪、太子参补中益气,合方化裁,共奏补中益气、通淋利湿排石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