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茯苓四逆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八杀九 2019-08-29 13:03:31
养生之家导读:经方方证纵横实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研究方剂必备参考书。那么茯苓四逆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方组成]

茯苓四两(12克),入参一两(3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克),甘草炙,二两(6克),干姜一两半(4.5克)。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治则方解]

病机:误用汗下,阴阳两伤。

治则:扶阳益阴。

方义:方中附子温壮肾阳,干姜温阳和脾,助附子振奋肾阳,人参益气生津,茯苓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茯苓四逆汤与四逆散,方名均以四逆命名,但各方同中有异。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阴盛证,病以四肢烦逆,脉微细为主要特点;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格阳证,病以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为主要特点;当归四逆汤主治厥阴肝寒血虚证,病以手足厥寒或麻木为主要特点;茯苓四逆汤主治肾阴阳俱虚证,病以烦躁为主要特点;四逆散主治厥阴肝气郁滞证,病以四肢逆冷而限于末端,情绪低落为主要持点。

[辨证要点]

本方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而成,是四逆汤、四逆加参汤、千姜附子汤三方的复合方。四逆汤能够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虚阴盛证;四逆加人参汤具有回阳益阴之功,主治少阴阳亡液脱证;干姜附子汤则急救回阳,主治少阴阳衰阴盛既重且急证。茯苓四逆汤集三方之功效,临床上见四肢厥逆、发热、烦躁、畏寒、失眠、头痛、气短、面色无华、腹泻,舌白多津,脉沉微或浮弦等症,病机为脾肾阳虚者,均可选用。

此外,本方临床不只用于治疗烦躁证,凡阳亡阴伤之证,均可辨证使用。

[仲景方论条文]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2.钱潢《伤寒溯源集》:茯苓虚无淡渗而降下,导无形之火以入坎水之源,故以为君,人参补汗下之虚,而益胃中之津液,干姜辛热,守中而暖胃,附子温经,直达下焦,导龙火以归源也。

3.吴谦《医宗金鉴》:先汗后下,于法为顺,病仍不解,遽增昼夜烦躁,亦是阴盛格阳之烦躁也,用茯苓四逆,抑阴以回阳。茯苓感太和之气化,伐水邪而不伤阳,故以为君;人参生气于乌有之乡,通血脉于欲绝之际,故以为佐;人参得姜、附,补气兼以益火;姜、附得茯苓,补阳兼以泻阴;调以甘草,比之四逆为稍缓和,其相格故宜缓也。4.熊曼琪《伤寒学》:茯苓四逆汤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组成。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以固肾本;人参壮元气、补五脏、安精神、益气生津。人参配四逆汤,于回阳之中有益阴之效,益阴之中有助阳之功。茯苓重用至四两,取其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渗利水湿之功,助姜附温阳利水以消阴翳,合人参壮元气、安精神以止烦躁;诸药合用,共奏回阳益阴兼伐水邪之功、5.梅国强《伤寒论讲义》:本方由四逆汤加茯苓、人参而成。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益气养阴,安精神,定魂魄。阳虚而阴为继者,多取此法;茯苓利水通阳,宁心安神。水渍阳微者,配姜、附,其效益彰。

[名医验案]

1.刘绍武医案

齐某,男,49岁。3个月前,因天气炎热而服生冷,致泄泻,腹痛,曾用中药治疗后痊愈。后又食生冷,再度出现泄泻。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病程迁延至今。症见泻下青水,每日4~6次,脐周疼痛,喜温喜按,畏冷,气短,口干,唇舌色淡,苔薄白,六脉沉弱。证属肾阳虚弱兼气液不足。治宜温补肾中元阳,兼养气液。方药:茯苓12克,条参、制附片(先煎)各15克,炮姜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服5剂泻止,继服10剂而愈。

2.周连三医案

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症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疼,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雨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拟方如下:茯苓30克,高丽参30克,炮附子30枚,炮干姜30克,甘草30克,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

3.贺有琰医案

江某某,男,53岁,已婚,湖北人,工人。1959年1月7日入院。主诉:心慌气喘反复发作已3年,近日又复发。1941年曾呕血一次,量多,无腹痛史。近3年来常发心悸气喘,每年发作2~3次,每次发作15分钟,已3星期之久,去年曾经住院治疗,近日又突起心悸气喘,伴有咳嗽,食欲减退,食后恶心呕吐,此次发作持续不愈,不能平卧,平卧则上述症状加剧。检查:急性病容,有发绀,神志尚清,时躁扰,发育中等,全身淋巴结、皮肤、头颈部均无异常。心率212次/分,未闻杂音,两肺偶有干性啰音,腹软,肝脾末扪及,膝反射存在,锥体束征(-),脉数急不整,按之极度无力。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处方:熟附片24克,淡干姜12克,炙甘草9克,台党参12克,白茯苓12克,法半夏9克,浓煎,每日1剂。疗效:1月9日,心率106次/分,自觉心慌好转。12日,心率84次/分,心律规律,患者无任何不适,17日痊愈出院。

4.何志雄医案

1964年,有一肺心病员住院治疗,经中西药调治后,病情好转。某晚,适余值班,黎明前,护理来唤,云此肺心病员突见张口呼吸,端坐床头而不能卧。余急给氧,气略平。但四肢渐冷,至天明,冷更甚,手逾肘、足过膝,端坐而张口呼吸更甚,痛苦异常,舌淡,脉数。余遂与其他中医共拟茯苓四逆汤加减予服。约经二三小时,冷势即减,气亦平,迫中午,已能平卧矣。

[长沙方歌]

生附一枚两半姜,二甘六茯一参尝,

汗伤心液下伤肾,肾躁心烦得婧昌。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路志正茯苓四逆汤的配方

中草药2021-03-17

茯苓四逆汤的标准配方与

中草药2021-03-06

茯苓四逆汤原文用法用量

中草药2019-08-16

茯苓四逆汤加减化裁_临

中草药2019-08-12

茯苓四逆汤的合方思路与

中草药2019-08-10

茯苓四逆汤经典医案、方

中草药2019-08-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