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1)药物治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先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再予以口服益肾通淋排石汤、应用解痉、利尿药物,推按运经仪治疗;对于感染性结石和菌尿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之前必须抗感染治疗,并且持续到体外冲击波碎石结束4天以后;大量饮水,24小时尿量至少应达到2000~2500ml。
(2)手术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肾输尿管结石大于0.8cm单纯使用药物排出率不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使用为药物排石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成功率,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等优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方法,符合祖国医学“留者攻之”之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能使患者结石碎裂,形态改变,密度降低。对多发性肾结石应按照先输尿管,后肾脏的原则,先碎有梗阻、影响肾功能的结石,后碎无梗阻的结石;对同一部位需多次碎石治疗者,要避免造成叠加损害,不同部位的碎石治疗,一般间隔4~6天左右,同一部位的治疗应间隔1~2周。
(3)中药治疗:碎石后予以自拟益肾通淋排石汤:桑寄生30g,冬葵子18g,菟丝子30g,鸡内金15g,海金沙30g,金钱草30g,紫菀24g,石韦12~15g,瞿麦12g,车前子15g,威灵仙20g、枳壳12g。加减:腰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g,白芍30g,甘草10g;血尿者加苎麻根15g,白茅根30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取药液300~400ml温服。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解痉利尿药物每日早晨口服中药排石汤30分钟后,给予5%葡萄糖500ml加山莨菪碱10mg静脉点滴,输液完毕后,隔日肌注速尿20mg
(4)推按运经仪治疗:每日早晨服中药1小时后,根据结石所在部位选择体位,左肾取右侧卧位,右肾结石取左侧卧立;若结石在肾下级,侧卧时应将臀部适当垫高15~20cm;输尿管结石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自动控制平板电极法治疗。
肾或输尿管结石者,将电极板正极固定在肾俞穴,负极固定在腹部痛点处(阿是穴),或根据B超检查定位;频率为选用IⅡ、Ⅲ频交替使用,输出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输尿管结石者,所选频率为及输出量可略大于肾结石者。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排石情况,如见结石排出可终止疗程,若未发现结石排出,治疗1~2个疗程后复查B超或X线摄片,以确定疗效。
临床疗效
治疗182例结石患者,治愈146例,占80.2%;好转25例,占13.74%;无效11例,占6.04%;总有效率为93.94%。排出结石最大的为0.8cm×0.6cm,最小的如泥沙样。
治验点评
现代医学认为肾输尿管结石是由于尿液中固有晶体物质不溶于尿液,而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石。不管肾输尿管结石形成的机理、结石的性质、种类如何,一旦结石形成,均有损伤泌尿系黏膜,造成粘连、嵌顿、尿路梗阻、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病理变化,碎石、排石就成为治疗的重点。肾输尿管结石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学“石淋”、“腰痛”、“腹痛”等病证范畴,多由湿热蕴结下焦,煎熬灼炼津液而成,其发病除与地域、环境及饮食习惯等外部因素有关外,与病人自身的状态关系密切。当病人肾气虚弱,气化功能低下时,可使代谢废物淤积而成结石。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
者塞痛令闷绝。”指出肾虚膀胱湿热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张璐在《张氏医通》曰“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因此本病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根据中医“标本同治”原则,在着重清热利湿、通淋碎石排石的同时,又注意补肾虚扶正气,使排尿功能趋于正常。所拟益肾通淋排石汤方中桑寄生、菟丝子补肾助阳固本;鸡内金化坚消石为君;金钱草、海金砂、车前子、石韦、瞿麦、冬葵子利水通淋,有利于结石的松解与排出为臣;威灵仙宣通十二经络,利尿止痛;白茅根、苎麻根凉血止血;紫菀有温肺下气和利尿的作用;枳壳行气解痉,气行则水行,气行则滞通,通则不痛;延胡索、白芍、甘草理气止痛缓急,纵观全方补肾利尿、通淋排石标本兼治,较之单纯通淋排石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体外冲击波碎石后配合推按运经仪、中药治疗可促进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避免石街形成,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大量饮水、中药排石汤剂、西药输液及解痉利尿剂的使用,能大幅度增加尿量、提高尿速,有利于结石在尿液的冲刷中下降,从而加快结石的排出。中药的行气、活血、止痛,西药的解痉剂能舒缓肾及输尿管的痉挛,缓解疼痛,改善血微循环,对结石引起的局部水肿、粘连、嵌顿有抑制和松解作用,并能扩张输尿管内径,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经临床验证此综合疗法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