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寐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0-06-22 21:30:05
养生之家导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寐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1)内服和外洗自拟安神益眠汤,药物组成:茯神、炒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百合、柏子仁、丹参、大枣各15g,人参、远志、五味子各6g。随症加减:烦躁易怒者去人参,加栀子、龙胆草各6g;头重、痰多胸闷者加半夏9g。用法:每日1剂,水煎,头煎于晚饭后服用,二煎连药渣于睡前外洗,温度应控制在39~41℃。1月为1个疗程。

(2)安眠贴贴穴用于敷贴的药物:朱砂6g,龙骨180g,

琥珀18g,肉桂6g,磁石180g。用钢磨把药制成粉末,用适量凡士林调成药膏,放入容器使用。每穴用药膏约6g,临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上,并用胶布固定,第二天起床后去掉药膏及胶布,1日1次。1月为1疗程。

(3)耳穴压豆选耳穴:神门、心、脾、肾、脑、下脚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以上穴位上,每次按压6~8分钟,每天按压5~8次,两耳轮换压豆,一周轮换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92例,治愈39例,好转45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

为91.30%。

治验点评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以不易入睡为主症。但症状不一,有初就寝即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寐而不稳,甚至彻夜不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失眠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现代医学予以安定催眠药治疗,此类药物的应用亦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依赖性、成瘾性等。探索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失眠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不寐是由于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所致。《景岳全书·不寐》曰:“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心主神,故不寐与心关系密切,亦与脾肾肝及阴血不足有关,因为血之来源,由水谷之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治疗上给予调整阴阳、安神为原则。自拟安神益眠汤中的炒枣仁、夜交藤、柏子仁、莲子养心安神;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大枣、丹参养血安神;茯神为安神之要药;百合清心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合欢皮解郁安神;甘草调和诸药。用于敷贴的药物,朱砂镇心安神;磁石潜阳安神;龙骨镇静安神;琥珀定惊安神,肉桂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同时又作为领群药直达病所,凡土林作为溶剂以起到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作用。压豆刺激耳穴神门、心、脾、肾、脑、下脚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调整阴阳,安神的作用。另外中药汤剂内服和外洗均放在晚饭后和睡前进行亦有助于发挥药物的安眠作用。中医综合疗法对不寐患者而言亦起到暗示和安慰作用。同时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居室的安静且睡眠环境宜暗,适当心理疏导,多种措施并用,相得益彰,疗效较佳。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杞菊清脑安神汤治疗不寐

中医常识2020-06-22

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治

中医常识2020-06-22

针灸治疗不寐

中医常识2020-06-22

中药药浴治疗不寐

中医常识2020-06-22

安神合剂治疗不寐

中医常识2020-06-22

中药熏洗泡脚配合耳穴位

中医常识2020-06-22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