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
传夸真欲嫌茶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食荠》·南宋·陆游
物种基源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又名地菜、地荠菜、地菜花、芨菜、细细菜、香善菜、清明菜、护生菜、田儿菜、芊菜、鸡心菜、净肠草、菱角菜、地米菜、鸡脚菜、假水菜、烟盒菜、上已菜、荠只是菜、蒲蝇菜、饭锹头草、香亲娘、香田荠、枕头菜、榄豉菜、蓟菜等。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野菜之一。春天“挑荠踏青”的民俗由来已久,《尔雅》《诗经》中有记载,民谚云:“打了春,赤脚奔,挖荠菜,拔茅针。”现在多有人工栽培,其栽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可食荠菜中含水分85.1克,蛋白质5.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膳食纤维1.4克及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维生素B1、B2、C,还含钙、铁、磷、镁、锌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以及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丙酮酸,及氨基苯磺酸等有机酸、山梨糖醇、谷甾醇、甘露醇、氨基葡萄糖等。另外还含有胆碱、乙酰胆碱、芸香甙、橙皮甙、黄酮类等。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荠菜,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
2.医学经典
《千金·食治》:“健脾利水、止血解毒。”
3.中医辨证
荠菜,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有益于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目赤疼痛等症的食疗促康复。
民间认为,荠菜用水煎服可治疗痢疾,可预防流脑和麻疹。荠菜煎鸡蛋可以清肝、明目,并可补益脾胃,用于肝虚有热、眩晕头痛或目昏眼干等。据记载,荠菜还有除蚊、避虫的作用。
4.现代研究
荠菜具有防癌功效,是由于荠菜中含有吲哚类化合物和芳香异硫氰酸等癌细胞抑制剂。荠菜中含有胆酸、乙酰胆碱、芸香甙、香叶木甙、木樨草素橙皮甙、士的宁、酪酸、二氢非瑟素、槲皮素-3-甲醚、刺槐乙素、黑芥子甙等。可用于止血降压。荠菜中含维生素A较多,可防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其他成分有荠菜酸、皂甙、黄酮类、生物碱、胆碱、乙酰胆碱等。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早先认为荠菜的降血压作用与胆碱及乙酰胆碱有关,但在荠菜的醇提取物中发现了一个不同于乙酰胆碱的季铵化合物。香叶木甙有维生素P样作用,其降低毛细管渗透性的作用比芦丁强,预防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效果也比芦丁好,并且毒性较低。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荠菜宽肠通便,便溏泄泻者慎食。
(2)服抗凝血药时不宜食用。芥菜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约55毫克,但止血作用却明显,如服抗凝血药时食用,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传说故事
一、荠菜煮鸡蛋治头痛的传说
传说荠菜还与名医华佗有关。据传,有一天,华佗采药时偶遇大雨,便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见老者因头疼痛苦难熬,便采来一把荠菜,嘱咐老者用荠菜煮鸡蛋吃,老者吃了3剂荠菜煮鸡蛋后便痊愈了。
二、荠菜与清明祭祖
清明节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每人吃一碗,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另外,因“荠”与“吉”谐音,所以,荠菜也有“吉菜”的说法。
三、王宝钏与荠菜
相传在唐末,丞相之女王宝钏抛绣球选婿,绣球抛中乞丐薛平贵,丞相不允,薛平贵与王宝钏私奔长安城南五家坡。婚后适逢西凉国反唐,薛平贵奉命西征。战乱中,薛平贵被西凉国俘虏,并招为驸马,王宝钏只身一人守寒窑18载,终于等来有情人。18年中,王宝钏靠挖荠菜充饥艰难度日,挖光了寒窑附近所有的荠菜。“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小小荠菜见证了王薛之恋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