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荠菜,又名地菜、菱角菜、鸡心菜、护身草、净肠草、芊草、枕头草、地地菜、地菜花、芨菜、细细菜、香善菜、清明草、田儿菜、家荠菜,简称荠菜,为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的茎叶。荠菜原产中国,已有近3000年的食用史,因其适应性特别强,无须专门种植和精心栽培便可在荒野草场中健康生长,所以就一直以一种野菜的身份出现在人类餐桌上,但人们并没有因它是野生菜而丝毫地轻看小瞧它。
荠菜性凉味甘淡,目前在大城市郊区也有少量栽培,但更多的则野生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荠菜的特点是从根上长出尖花叶,塌地丛生,浅绿色,具有叶柄长、嫩茎短、质地柔、味清香甘甜的特长,多数地区于阳春三月以前上市,开花后渐渐不能食用。
【营养】荠菜被古人誉为“灵丹草”,是“天然之珍”。每100克嫩荠菜中含蛋白质4.2克,能量108.9千焦,维生素C55毫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2.6毫克(平均含量高于一般叶类蔬菜和瓜类)。此外,荠菜中还含有胆碱、乙酰胆碱、荠菜酸和黄体酮和二硫酚硫酮等。
【宜忌】荠菜中的荠菜酸能缩短凝血时间,有止血功能,因此可用于多种出血症,如肺出血、流产、月经过多、视网膜出血、目赤红肿、结膜炎、白内障和夜盲症等。荠菜还有类似于麦角和催产素的作用。其所含胆碱有兴奋神经、改善呼吸的作用。其所含乙酰胆碱则可有效降低血压,治疗高血压病和眼底出血症。所含丰富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可降低胃癌和呼吸道癌的发生率。所含丰富的维生素C,亦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为致癌物质---亚硝胺,可与二硫酚硫酮一道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因此,荠菜适宜于咯血、便血、子宫出血、高血压、脑溢血等各种内出血之人食用,对出血性各种眼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也适宜于各种泌道系结石、肾炎、水肿、胃溃疡、胃痉挛、痢疾、肠炎和呕吐等患者食用。
荠菜性味平和,百病无忌。
【用法】阳春三月甚至更早一些时间的荠菜,可经开水稍煮后凉拌,也可直接炒食,做汤料,制馅、煮粥、烙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