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种茶系半发酵茶类中属发酵程度较轻的一种茶类.茶叶中儿茶素类8%~18%被氧化,外观色泽碧绿,茶汤水包山蜜绿至蜜黄或金黄锴.滋味甘醇有活性,香氧清纯具茶香。我国包种茶区分布极广.而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包种茶最具代长性.其他如冻顶茶、松柏长青、苗栗明德茶等亦属包种茶类。
制造方法:
1.茶菁原料
(1)制造包种茶.茶菁之选择以对口叶质矛盾,叶肉肥厚、色呈淡绿者为佳。
(2)如施用氮肥过多.鲜叶颜色呈浓绿.水分含最高。制成茶叶色泽蝉黑.香气不扬。
(3)茶菁原料品质不同者(如不同品种,上午菁、下午菁、晚菁等)宜分别制造.以利品质控制。
(4)适当控制茶菁入厂量.以当日菁当日制完为原则,茶菁入厂后应立即摊开散热(尤其是气温高时).以免鲜叶因闷热红变生成”死茶”。
2.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
(1)日光萎凋法:将茶菁摊于麻布埕或笳(每平方公尺摊放0.6~1.0公斤生叶)置日光下晒萎凋.萎凋叶画温度(或称日晒温度)以30~40℃为宜.口晒温度高于40℃时宜用纱网遮阴以免晒伤变成”死菜”。萎凋过程中视茶菁水分消散情形经翻二至三次使萎凋平均.萎凋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太阳微弱时可延长至30--40分钟。视茶菁水分消散情形而定)。
(2)热风萎凋法:日晒温度在28色氏度以下或阴雨天气寸,宜以热风萎凋代替口光萎凋。利用热风萎凋的方式有二种:一为设置热风萎凋室群用于燥机或热风炉之热风以风管导入室内萎凋架下方(切忌热风直接吹向茶菁).室内另设新鲜空气的入口及出口.使空气对流,热风萎凋室之温度以35~38℃为宜(热风温度40-45℃)。摊叶厚度每平方公尺0.6~2.0公斤生叶.菱凋时间一般为20~50分钟。另一种方式为设置送风式萎凋机.将生叶平均摊放于萎凋槽内,摊叶厚度5~10厘米,热风温度35~38℃.风速每分钟40~80米.萎凋所需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热风萎凋进行中宜轻翻茶菁二至三次使茶菁萎凋均匀.雨水菁宜多翻几次使叶表水分容易消失而易于萎凋之进行。
3.室内萎凋及搅拌
(1)茶菁经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即移入常温的萎凋室薄摊于笳.摊叶厚度每平方米0.6~1.0公斤,静置1~2小时叶缘因水分蒸散而呈萎凋起微波纹时行第一次搅拌.动作宜轻.时间宜短(约搅拌一分钟)。
(2)随搅拌次数之增加而动作渐次加重.搅拌时间亦随之增长,摊叶亦逐渐增厚.而静置时间可逐渐缩短,一般搅拌次数为3~5次.每次搅拌后静置时间为60~120分钟。
(3)最后一次搅拌已午时夜分.气温猛降.故静置时摊叶宜厚.若为初春.冬初低温期中.则搅拌后宜将茶菁装入高60公分之竹篮中静置.以提高叶中温加速发酵作用的进行而产生包种茶特有的香气与滋味。
(4)最后一次搅拌后静置60~180分钟,俟臭菁味消失而发出清香时即予炒青。
(5)室内萎凋,第一次与第二次搅拌程度.包种茶极为轻微.仅将鲜叶轻轻拨动翻转而已,若初时下手过重则生叶容易受伤而引起“包水“现象,致使外观色泽暗黑滋味苦涩,但室内萎凋时若搅拌不足则包种茶特有之香气不扬.甚而具臭菩味.因此须视茶树品种、茶菁性质,季节与天候状况调整室内萎调所需时间及搅拌次数。
4.炒青
(1)炒青可利用手炒锅或炒青机,炒青温度以160--180摄氏度,初炒时具”拍.拍”声响为宜。
(2)炒青时间随茶青性质及投入量而异.炒至无臭菁味.以手握之叶软有疏松感,芳香扑鼻即可,包种茶切忌炒青过度.叶缘有刺手感或炒焦.亦不可起锅太早.茶菁未炒熟致成品带菁味及红梗。
5.揉捻
(甲)条型包种茶之揉捻法:
茶叶炒青完成出锅后,以手翻动2--3次使热气消散.随即投入揉捻机胴内揉捻.包种茶之外观不重视芽尖及自毫.故稍重揉捻无妨.即初次揉捻6~7分钟稍予放松解块扬去热气,再加压揉捻3~4分钟.可增加外形之美丽。
(乙)半球型包种茶之揉捻:
半球型包种茶是将茶叶经此特殊的团揉过程.才能获致其独特的外观与风味。团揉时火候(温度)、压力及水分消散速率之控制.对半球型包科茶的外观及滋味影响甚大.半球型包种茶之揉捻包括:初揉、初千及团揉(包布揉及覆炒)等三大步骤,兹分别说明如下:
(1)初揉:
半球型包种茶之初揉与条型包种茶之揉捻法相同。
(2)初干及静置: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乙种干燥机(手拉式干燥机)初:初干至茶叶表面无水握之柔软有弹性不粘手(俗称半干)。茶叶加工制造至此时已深夜,可将初干之茶叶摆于竹制容器里,置避风处静置.隔日再行团揉。
(3)团揉:
将初干之茶叶先以圆筒炒青机或焙笼或乙种干燥机加热回软.加热至叶中温达60--65摄氏度.再装入特制之布球袋中.以布球揉捻机或手工行团揉。
团揉时宜不时解袋松茶。再覆火,再团揉之.使茶叶中水分慢慢消散,茶叶外形逐渐紧结。
6.干燥及焙火
(1)干燥机干燥法:
使用甲种干燥机于燥茶叶,于干燥机热风进口温度在100~105摄氏度时.将茶叶依干燥机之能量(摆叶厚度273厘米)进行干燥.所需时间为25~30分钟。
若茶叶过于粗老.为使条型美观.可采用二次干燥法,即先将茶叶初干(以干燥机烘焙6~10分钟).然后再取出摊凉回润.再以揉捻机复揉整型.增进条索美观.然后行第二次干燥.此时热风温度以80~90摄氏度为宜。
(2)焙笼干燥法:
将揉捻后之茶叶摊于焙笼中(每笼约摊2公斤)置焙炕上烘焙之,以焙火温度105~110。C进行初焙.初焙应不时翻动茶叶.以使茶叶平均干燥.翻茶时应将焙笼移出焙炕.以免茶末掉落火中燃烧生烟.致使茶叶带烟味影响品质.初焙时间为3~8分钟.茶叶初焙完成.自焙笼中取出摊凉30~60分钟使叶中水分渗散均匀。再进行复焙.茶叶放入量可较初焙时增加一倍.焙火温度85~95摄氏度.所需时间40~60分钟,喜较高“火路”者可延长至90~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