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小米粥
【来源】《北京卫生职工学院资料》
【原料】扁豆角30克,党参10克,小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扁豆角与党参洗净,加入适量水煎熬25分钟,取出滤液,再加入清水煎熬10分钟,取出滤液,2次滤液放在一起,烧开.再将小米洗净放入烧开的滤液中,煮至米烂熟即可.
【用法】四季早、晚餐皆可服用.
【作用与功效】益气补中,健脾化湿.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虚湿滞所致的带下,腹泻,呕吐,胎动不安,乏力,食少,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注释】扁豆角为豆科植物豆角的嫩夹壳及种子,又名白扁豆、扁豆、沿篱豆等.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锌及植物凝集素(AB)等.经药理研究证明,凝集素A不溶于水,没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入食物饲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区域性坏死,加热后毒性可大为减弱.凝集素B可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活性,是胰蛋白酶的抑制剂,在体内不容易消除,并能抑制凝血酶而延长凝血.因此,从药理而言,食用扁豆一定要加热而且时间要长.从扁豆的功效来看,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偏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去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滞之证.如脾虚运化无力,不能正常"散精"而聚为水湿之邪.水湿不行则见腹泻,带下量多,色白,或黄白相兼,伴有腰困;湿阻中焦则呕吐,脘腹满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量少;湿郁化热,湿热内阻则胎失所养而胎动不安等.党参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其性平,味甘.具有益气补中,生津除烦之功.据《本草从新》记载,党参可以"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使脾气得健则运化有力,把精微传输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糟粕下输大肠,排出体外.与扁豆同煎则更具健脾利湿之效.小米即粟米,味咸,性平.具有补脾胃,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与扁豆、党参煮粥,对脾胃虚弱的反胃呕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是老年朋友体弱者的理想粥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