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利用人工合成来制造与生物体内相同结构的酵素,因此,从外界食物中获得酵素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外界食物获取酵素,有两种途径:
首先,是靠生食天然食物,这样既可以避免高温对于酵素的破坏,又可以使得食物中的酵素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比如日本人常吃的生鱼片、生马肉或生牛肉等,就是由生鲜动物中直接获取酵素,而生菜沙拉及生鲜果菜汁则是由生鲜蔬果中直接获取酵素的。
此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适当烹饪具有综合酵素的食物,来间接获取酵素,或是搭配食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这样,就需要我们关注不同食物中所含有酵素的种类,以及搭配起来后它们的综合作用,再根据我们的症状选取食补酵素。
补充酵素的目的就是提升酵素的活性,以弥补熟食、精制食品损失的酵素,让大部分的消化工作在胃中进行,以降低身体负担,消化工作进行得越早,进入到大肠里面未被消化的食物就越少,能降低腹胀的发生率,几乎每个人都能从酵素之中获益:健康的人能通过酵素改善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提升活力,让胃部早排空、少胀气,让排便的过程变得规律,降低消化酵素的压力,提升代谢酵素的能力,如此一来,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不过,摄入酵素的时候还是有一些事项需要提高警惕。
1.从食物中摄取酵素
酪梨、香蕉、芒果、木瓜、菠菜等富含酵素的食物能减轻体内合成酶的负担,通过新鲜果蔬补充酵素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当季当地盛产的果蔬,
2.健康的饮食习惯
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能改善体内酵素缺乏的现象。切忌大鱼大肉、吸烟酗酒、滥用医药等,以免消耗身体中大量的储备酶,由此而致的分解体内毒素的活动会浪费掉我们体内的酵素。
3.适当的酵素补充剂
服用酵素补充剂也能帮助人体解决酵素缺乏的问题,酵素补充剂能促进免疫系统和消化器官的运作,降低人体中有限酶的消耗,能让体内的天然酶保存得更久。优质的酵素补充剂通常由多种酵素构成,从天然动植物中经过高新技术提取而成,适合需要补充酵素的人群。
4.补充维生素的同时补充酵素
摄取过量食物的时候会导致酵素、维生素、矿物质流失,使得人体中的酵素被迅速消耗或贮存起来,食用酵素补充剂,同时进行生机饮食,都能提升酵素贮存量。人在发烧时,尿液、汗液之中均含有各类酵素,而且在粪便里面也发现了酵素的影子。我们都知道每天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但是却忽视了酵素补充,没有充足的酵素,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不能被人充分利用的。
有人也许会问,如果酵素是蛋白质的一种,那就多吃些谷、豆、奶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会不会补充更多酵素呢?答案并不是这样。比如我们熟知的“胶原”,如果加热过度,就会形成没有营养价值的胶状物,并不适宜单独食用。
此外,如果过多食用咖啡、高蛋白饮食或其他的兴奋剂,使得我们的身体进行着不正常的新陈代谢时,就会使新陈代谢率增快,那么酵素会被很快地用完,人类虽然会有精力旺盛的错觉,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造成能量的降低。这样,过度提升新陈代谢的做法,会使酵素消耗得更快,终至未老先衰。
这是由于尽管高蛋白质饮食令人亢奋,却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人体内若是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必须要借由肝脏及肾脏内的酵素来分解;分解后产生的副产物是作用如利尿剂的尿素,而尿素将刺激肾脏制造出更多的尿液。但此情况下人体中的矿物质很容易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其中钙的流失最严重。
每天摄取75克的蛋白质,以及高达1.4克的钙,人体中就会有更多的钙会被尿液排出,而不是被人体吸收。流失的钙必须由骨骼里的钙质贮存库来补充,久而久之,这样便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5.谷、豆、奶类蛋白质虽好,也要注意
生活中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谷、豆、奶类等食物,其所含有的综合酵素量并不相同。
就拿谷类蛋白为例,以大米、面粉及玉米含量居多,它们各有各的长处与不足,如果一定要论这3种食物的综合蛋白营养价值的话,以面粉最好,大米次之,玉米最劣。
豆类食物中以“黄豆蛋白”及“大米蛋白”质量最好。
乳类食物中,“牛乳蛋白”与“鸡蛋白”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