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的代谢酵素需要的种类和数量通常是依照其不同的生理功能和其所需的代谢能量来定的。麦克阿瑟和毕利两位博士曾经研究水蚤的生命周期,它们发现,水蚤在7.8℃的状态下能存活108天,如果温度上升至27.8℃,只能存活25天,并且多数昆虫都是这样的.实验结果表明,昆虫的生命期会随着它们代谢所需的能量进行调整,以此类推到人,人类生活在一定条件下,所需的代谢酵素会随着代谢能量的需求或增或减.并且不同生理作用需要不同功能的代谢酵素,这些酵素尚不能化学合成。
1.调整血压酵素
已知的人体血液内含98种以上的酵素,它能够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有一种降压药叫ACE,它的真正名称是血管紧张素转移酵素或“血液抗紧张Ⅱ”体内酵素,血压调控机制还要通过以下酵素的转换来保持其稳定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酵素、血管紧张素抑制酶受体抑制酵素。
2.肝脏功能酵素
临床上,通常将对肝脏异常有敏感反应的酵素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标准,GOT、GVF、γ-GPT三种血清酵素就属此种,这些酵素大都存在于肝脏、心脏、肾脏等器官内。肝脏中,GPT的含量仅为GOT的1/3,血液里面的GPT的量也非常少,γ-GPT主要存在于肾脏。一旦这些器官出现问题,酵素就会从细胞中进人血液。所以,诊断肝功能、心肌梗死、溶血等时,只要检验血清里面的上述血清酵素浓度就能判断出这些器官的受损程度了。
3.肌肉放松酵素
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酯酶共同维持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生理功能平衡的物质,乙酰胆碱是作用物,它传递神经冲动产生电位能让肌肉得以持续收缩;乙酰胆碱酯酶是对抗物,它是水解乙酰胆碱将其清除让肌肉放松的物质,二者相互作用,让我们的大脑能根据指令自由活动,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发生异常,就会表现出神经肌肉接头障碍的病变。
4.维持心率正常的酵素
心脏跳动动力源于心脏和大静脉交界地方的搏动细胞群,这个细胞群发出的生物信号能刺激心脏肌肉有规律地进行收缩,这种生物电信号使心肌跳动能感知、测量,如果用仪器记录下来,即为我们所熟悉的心电图。
搏动细胞群发生作用主要依靠细胞膜里面的酵素,心肌细胞之中也有相同的酵素,搏动细胞群里面的酵素发生作用,同时使心肌细胞里面的酵素发生感应,这样一来,心脏才可以进行有规律的跳动,即“心率”。若是这些酵素都不能发挥作用,心脏就会立即停止跳动。若动脉硬化导致心肌坏死,不能接收搏动细胞传来的电流,心脏就会表现出期间收缩、间歇、停搏、心悸等心脏病,乳酸脱氢酵素、肌酸磷酸激酵素都和维持正常心律有关。
5.血栓溶解酵素
血栓溶解酵素平时隐藏在血液里面,有事发生的时候就会通过心脏、肺、白细胞等分泌出蛋白酵素,再加上肾脏会分泌尿激酶,构成活性非常强的血纤维蛋白溶解酵素,以溶解血管里面的凝结血栓。
6.DNA修复酵素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为DNA受伤害的罪魁祸首,不过我们的身体之中有专门的DNA修复酵素,它能及时修复酵素和受损的脱氧核糖核酸。若这种修复酵素缺乏或受损,异常细胞增多,身体功能就会日趋老化,诱发各类退行性疾病。
7.白细胞防御酵素
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防御功能、自愈能力,免疫系统中的主角 就是血液里面的白细胞,一旦发现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白细胞里面的吞噬细胞就会主动作战,吞噬异物。一个巨噬细胞能包围100~1000个细菌,包围之后利用细胞里面的酵素把异物分解、消灭,分解的过程中堆积的异物尸体就是伤口周围的脓。由此推断,免疫系统好坏的决定因素就是酵素。
8.酒精分解酵素
我们都知道,酒精要通过肝脏来分解代谢。酒精进入肝脏后,会通过2个阶段进行处理,将其转变成无害的乙酸,进入到血液之中或排出体外。
第一个阶段由肝脏的乙醇脱氢酵素将酒精转变成乙醛。乙醛的毒性很强,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等症,醉酒者第二天会觉得很难受。
第二个阶段由肝脏的乙醛脱氢酵素对乙醛进行分解,转变成无害的乙酸和水,随着尿液、汗液排出体外。
酒精分解酵素的作用就是将乙醇分解成乙醛,之后在乙醛脱氢酵素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酸和水,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9.营养消化吸收酵素
胃蛋白酵素、淀粉酵素、脂肪酵素等消化酵素能将食物分解,转变成小分子物质,运送到血液之中。不过,这个过程并不能直接代谢产生能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各种专业代谢酵素作用才可以完成。比如,肝脏要在5种不同酵素的作用下制造肝糖原,但是要将肝糖原转换成葡萄糖还需要另外3种酵素,才可以将其运送到血液里面。各种细胞吸收葡萄糖后,会在十几种酵素的作用下将其转换为能量。整个过程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酵素都无法进行下去,轻者会表现出不适症,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酵素关系着我们身体内各个部位功能的正常发挥,但是到日前为止,代谢酵素还不能在实验室合成,它只能由体内自然产生,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身体中的代谢酵素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