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的饮用方法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病理,选择合适的服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冲泡法。一般花茶类都可直接冲泡饮用。提取花类.切成薄片,捣碎,或制成粗末的茶方,或袋泡茶、块茶,取适量放置茶杯中,将煮沸的开水沏入,再用盖子盖好,闷15~30分钟,即可以饮用,以味淡为度。
煎煮法。有一部分复方药茶,因药味多,茶杯内泡不下,而且有一部分厚味药、滋补药的药味不易泡出,所以,需要将复方药茶共制成粗末,用砂锅煎药汁。加水煎2-3次,合并煎液后过滤。即可代茶饮用二调服法。若茶药方为药粉,可加入少量的白开水调成糊状服用.八仙茶等。
含服法。将药茶汁含在口中片刻,再慢慢咽下,或含在口中漱口片刻,再咽下。
药茶是以中药材或中草药与茶叶共同组方后加工成的一种具有药用功效的茶剂,又名草药茶。其特点是:有一定的针对性,药茶取长补短,营养、保健、药效兼具。药茶是用于养生疗疾的单味或复合方剂。茶疗指单用一味茶叶组成单方,或加入适当的配料组成复方,用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后取其汤汁饮用,用以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种自然疗法。
茶疗治病的方式有3种:
(1)以茶代药,指单用一种茶叶冲泡或稍加煎煮后饮用养生、保健、治病;
(2)茶药结合,是指为了增强茶叶的功效或消除茶叶的某些副作用,调和其寒热偏性,发挥更理想的治病保健效果,根据病情需要加入适当的配料一起冲泡或稍加煎煮饮用保健、治病;
(3)以药代茶,是指采用茶叶以外某种或数种中草药的配料组方,加以冲泡或稍加煎煮日常代茶饮用进行治病。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许多国家饮料的优劣情况进行调查,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当然,要想成为饮用药茶的受益者,在煮泡和饮用药茶的整个过程中要注重每个细节,同时了解各种禁忌。
1、要选用恰当的药茶。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药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选用恰当的配方。如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舌淡、脉见缓者,属于寒症,可选用温中散寒的茶方。如果胃脘疼痛的时间长,长期难愈,大便秘结、舌红口干,时有嘈杂感者为胃阴虚,则宜选用养阴和胃的茶方;如果胃脘胀痛,吐后痛减,呕吐不消化,苔厚腻者,属食滞中焦,应该选用消食导滞的茶方。通过前面举例说明,选择药茶方是使用茶疗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胃痛不加辨证,不分寒热虚实,则不能取得合理应用的效果。辨证正确,用准药茶方,取得的效果才能更显著。
2、要选用适宜的水。适宜的水可以使药茶的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一般而言,宜用软水、淡水泡茶。唐代陆羽《茶经》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因此最好用泉水沏茶,其水质软,杂质少。用河水、湖水、江水必须要经过充分煮沸,使碳酸盐沉淀、分解,使水质软化,否则如果与茶中的茶多酚结合,就会使药茶的效果受到影响。因为自来水中的漂白粉多,所以应该过夜储存,或者使煮沸的时间延长。井水中一般含磷、钙等矿物质和氧化物质较多,如果用它煮水泡茶,就会使茶水上浮现一层薄薄的“油”,使药茶的药用效果受到影响。
3、要讲究药茶的饮用方法。药茶的饮用方法主要有泡、煎、调3种。泡,就是切药材成薄片,取花类,捣碎或制成粗末的茶方,或是将块茶、袋茶适量放置到茶杯中,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再加盖闷15~30分钟,即可以饮用,以味淡为度。煎,指因为部分药方茶的药味多,在茶杯内泡不开,并且有一部分滋补药、厚味药、不容易泡出,使茶方的药效减小,所以必须将复方药茶共制成粗末,用砂锅煎药汁。有些药方要加水煎2~3次,合并过滤,装入保温瓶中,代茶饮用。调,有些药茶方为药粉,可加入少量白开水调成糊状服用。
4、药茶的饮用时问要选择恰当。选择药茶的饮用时间,应该根据疾病状况和药茶性质而定。如药茶是用来发汗解表用的,则宜温饮顿服,不拘时间,止于病除。发汗以微微出汗为度,不宜大汗淋漓,否则会引发虚脱。补益药宜在饭前服用,以便使之充分吸收,并能观察服药后大便的次数、色质等。如泻下次数过多,根据情况应该停止药茶。在服用防疫药茶时,要掌握流行季节选用,宜在晚上临睡前服用安神药茶。治疗慢性病的药茶,老年保健药茶,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做到持久化和经常化。
5、饮用药茶与用各类茶叶一样,也要知道以下常识。少年儿童可饮淡茶;青春期性发育旺盛,宜饮绿茶;女性经期和更年期,情绪烦躁不安,可以饮红茶以理气调经、疏肝解郁;痢疾患者应饮绿茶,红茶对外感风寒者饮用为佳:冠心病、脑栓塞、动脉硬化的病人,宜饮铁观音;消脂减肥、高血压患者和预防癌症,以饮用绿茶为佳;糖尿病患者饮用老宋茶,即70年以上的老茶树叶为好:体力劳动者宜饮红茶,而老年人喝红茶可减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