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年),福建茶商柯朝将茶子在台北县试植,从此,植茶在台湾传播开来。1858年,英法联军与中国缔结天津条约,台湾成为国际通商口岸,乌龙茶精茶开始出口。1868年.英国商人约翰杜德在台北精制乌龙茶试验成功,台湾乌龙茶首次运销国际。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台湾乌龙茶汤色橙红,滋味醇和,有馥郁的清香。
其中,夏茶因晴天较多品质最好。台湾包种茶别具一格.比较接近绿茶,形状粗壮,无白毫,色泽青绿;于茶具有明显花香,冲泡后汤色呈金黄色,带有甜味,香气清柔。
准备茶具,有茶盘,用来陈放泡茶用具。一般用木或竹制成,分上下两层,废水可以通过上层的箅子流入下层的水盘中。紫砂壶,可根据品茶人数,选择容量适宜的壶(如2人壶,4人壶等)。还有公道杯、闻香杯、若琛杯等。将茶具摆放好,茶壶与公道杯并列放置在茶盘之上,闻香杯与若琛杯对应并列而立。
温壶烫盏,将开水注入紫砂壶和公道杯中,持壶摇晃数下,以巡回往复的方式注入闻香杯和若琛杯中,再把杯中水倒入茶盘。
取出茶叶,可先观赏片刻再投入茶壶中。
洗茶。将沸水注入茶壶中,冲满后盖上茶盖,淋去溢出的浮沫。
正式冲泡时仍以“凤凰三点头”之式将茶壶注满。用壶盖从外向内轻轻刮去水面的泡沫,再用开水均匀淋在壶的外壁上。静候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趁茶壶犹烫,再次冲入开水泡茶。
依次将闻香杯和若琛杯中的烫杯水倒掉,并一对对的放在杯垫上,闻香杯在左,若琛杯在右。杯身上若有图案或分正反面,应将有图案的一面或正面朝向客人。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注入各闻香杯中。各闻香杯都斟满后,把若琛杯倒扣过来,盖在闻香杯上。接着再依次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以若琛杯在下,闻香杯在上。
品茶时,先将闻香杯中的茶汤轻轻旋转倒入若琛杯,使闻香杯内壁均匀留有茶香,送至鼻端闻香。也可转动闻香杯,使杯中香气得到最充分的挥发。尔后,以拇指、食指握住若琛杯的杯沿,中指托杯底,以“三龙护鼎”之式执若琛杯品饮。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乌龙茶在第一泡后要逐渐增加冲泡的时间,这样才能使茶的有效物质完全浸出。
台式乌龙茶茶艺表演需要的茶具主要有:茶盅、紫砂茶壶、品茗杯、闻香杯、茶盘、茶托、电茶壶、置茶用具、茶巾等。主要茶品有: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台湾乌龙茶茶艺表演的程序如下:
1.摆具。把所需要的茶具一一摆好,茶壶和茶盅并排放置于茶盘上,闻香杯与品茗杯要一一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要放在泡茶者的左手边。
2.赏茶。用茶匙把茶叶轻轻地拨人茶荷内,方便来宾欣赏。
3.温壶。温壶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左手拿起电茶壶,在茶壶里注满水,接着右手拿着茶壶,把热水注入茶盅。
4.温杯。把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再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之后,把杯中的水倒人涤方或是茶盘当中。
5.投茶。把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2/3壶。
6.洗茶。左手拿着电茶壶,把100℃的沸水高冲入壶。然后盖上壶盖,淋去浮沫。马上把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注意,洗茶的水是可以用于闻香的。
7.高冲。把电茶壶里的沸水高冲入壶,让茶叶在茶壶中尽量地翻滚。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要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闻香杯与品茗杯一起放置于杯托内,用双手端起杯托,送到宾客面前,请客人品尝香茶。
9.闻香。先闻一下杯中茶汤的香气,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再闻杯中茶汤的余香。
10.品茗。闻香之后就可以观色品茗了。品茗时需要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的位置香味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真味。
11.再次冲泡。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是相同的,只是时间方面要比第一泡增加5秒钟。第三次冲泡为1分40秒,第四次冲泡为2分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上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应地增加。优质的台湾乌龙茶如果冲泡方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从第二次冲泡起,奉茶时可以直接把茶分送到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再重复上面提到的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