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食疗养生/健康饮食/文章正文

菊花茶的作用与功效、配方_菊花茶的泡法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八杀九 2019-10-10 12:22:38
养生之家导读: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药茶有着其独特的疗效于做法,那么菊花茶的作用与功效、配方_菊花茶的泡法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功效】清热疏风平肝明目

唐元稹咏《菊花》诗曰: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醉情山水,怡然自乐的佳句。据说在一个重阳日,陶渊明坐在宅旁的菊花丛中,摘菊盈握,陶然忘情之时,友人送来水酒一壶,他

便在花丛之中就地痛饮,大醉而归。他有咏菊诗“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从此,菊花与梅、兰、竹并列,号称“四君子”。自陶渊明赏菊之后,人们也把菊花称为“花中隐士”,是隐逸之士高雅的化身。中国菊花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查,已有2000多个品种。秋月,菊之娇姿,美不胜收。当你步入菊花之海,红、黄、紫、白、绿,五彩缤纷,各呈艳姿,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玉立亭亭,有的玲珑小巧,有的繁花庞大,它们或倚或倾、或仰或俯,给人以火焰般的热烈,月夜样的恬静,羽毛般的轻柔,翠柏样的庄重。它们风展齐放,各呈艳姿,有的名“杏花春雨”,有的叫“秋水芙蓉”,有的名“春江月色”,有的称“夕照树荫”。菊花不但使人们在观赏时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日:“菊服之轻身耐老”。古代自汉初就有九九重阳饮菊花酒的习惯。观赏菊一般不作药用,药用之菊有黄菊、白菊和野菊,均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之头状花序,九月采收摘下鲜花,剪去枝叶晒千贮存。有依产地不同而命名者如:安徽毫县产的秋毫菊,漪县产的称滁菊,歙县产者为贡菊·河北产为祁菊,河南产为怀菊,浙江产者为杭菊。黄白两种菊花,功用近似。黄菊花苦味较浓,疏风清热之功较强;白菊苦味稍淡,平肝明目之效为胜。而野菊花之清热解毒作用最好,但味苦更甚。据现代科学研究,菊花含腺嘌呤、水苏碱、胆碱、挥发油等,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便脓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在体外均有抑制作用。中医用菊花可分为生菊花、炒菊花两种用法:生者将原药拣去梗叶,筛去灰屑即成;炒药是取净生菊置锅内文火清炒至微焦为度。

生药用于风热感冒,常与桑叶、薄荷同用,以增强其发散

风热作用,如“桑菊饮”。治头痛常与曼荆子、羌活同用,具有一散风止痛之功,如“菊花散”。

炒用,一是用于肝热头痛,常与夏枯草、僵蚕、草决明同用,具有清泄肝热的作用。二是用于肝阳眩晕,常与羚羊角、钩藤同用,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如“羚羊钩藤汤”。若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耳鸣,则常与枸杞、熟地、山萸肉等配合,组成补益肝肾的名方“杞菊地黄汤”。

《菊圃记》对菊花的评价是:在药品为良药,为蔬菜是佳蔬。这是对菊花的最恰当的总结。现将菊花的药用及制茶配方介绍如下:

1.风热感冒头痛:菊花10克,桑叶10克,连翘6克,薄荷6克,水煎代茶饮,每日3一4次,每次50毫升,连服2一3日,也可预防流行性感冒。

2.风热眼痛:菊花、白蒺藜各10克,防风5克,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50毫升,连服2一3日。

3.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耳鸣等症:菊花10克,石决明、草决明各10克,生地12克,白芍12克,龙胆草5克,煎水代茶,连服2—3日可效。

4.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菊花、银花各20克,头晕者加天麻10克,血脂高者加山楂、首乌、丹参各10克,上药为一日量,可根据病情加减。服2周后,可将菊花、银花减至10一15克,上药混匀,分4一5次服即可。也可用沸水冲泡10一15分钟后,当茶频饮,每份药冲泡2次。

5.高血压患者,头晕、耳鸣、口干等症明显者:可用菊花10克,枸杞20克,生地10克,煎水代茶饮,一周后可收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桑叶菊花茶的作用与功效

健康饮食2017-11-27

什么是断食疗法?断食疗法

健康饮食2018-11-04

烤烧烤的步骤方法及流程

健康饮食2018-01-04

自己制作酵素发霉了怎么

健康饮食2018-10-23

烧烤需要准备哪些工具_烧

健康饮食2018-01-04

哪几种肉最有营养?营养

健康饮食2017-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