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食疗养生/健康饮食/文章正文

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八杀九 2019-09-18 19:49:37
养生之家导读: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那么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有哪些?下面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醇。

如华良可贵,似乳更非珍。

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

金樽清复满,玉椀亟来亲。

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

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

一《对酒》·南朝·范云

物种基源

中国干红葡萄酒是北京葡萄酒厂1958年投产的产品。1961年在全国葡萄酒、果酒协作区第六次会议上,被评为九种名果酒之一。197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质产品。

该酒选用染色品种葡萄为主要原料,经精选、破碎、带皮发酵、橡木桶陈酿多年等多种工艺加工而成。

风味品鉴

中国干红葡萄酒是一种不甜的酸性葡萄酒,呈宝石红色,晶莹鲜艳,有纯正的葡萄果香与酒香,味酸谐调,余香清晰,回味绵延,具有干红葡萄酒的独特风味,在欧洲市场享有一定声誉,质量稳定,深受顾客欢迎。

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品鉴

品鉴项目标准

酒精(V%20℃)12°

糖分(葡萄糖计·克/100毫升)≤0.5%

总酸(琥珀酸计·克/100毫升)0.5

色泽宝石红,晶亮鲜艳

香气独特葡萄果香与醇香

滋味具有干红葡萄酒风味,回味余长

名人与酒

狂草张旭与酒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尤擅长草书。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被时人称为“三绝”。张旭喜欢喝酒,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据李肇《国史补》说,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写时,挥笔大叫,把头浸在墨汁里,用头发书写。他的“发书”飘逸奇妙,异趣横生,连他自己酒醒之后也大为惊奇,这恐怕有夸张之嫌。

张旭嗜酒成性,而且往往在醉后书写,草体字也写得尽善尽美,这是事实。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三杯”是指喝酒,并非实指“喝了三杯酒”。“脱帽”句,是描绘他在书写时的狂态。“挥毫”句是形容他的草体字之精妙。张旭死后,大家都很怀念他。如杜甫入蜀后,见张旭的遗墨,伤感万分,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蚕张旭草书图》,可见大家对张旭的敬爱之深。

传说故事

一、苏东坡称“酒食地狱”

据《说库·可谈》记载:苏东坡知杭州(即知州,官名,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部属因他的才学声望,每天争着请他饮酒赴宴。东坡疲于应酬,不胜杯酌之苦,乃称知杭州如入“酒食地狱”。后来,袁毂知杭州,才望远不如苏轼,僚佐部吏请他饮酒的甚少。袁毂感慨地对其亲信说:“我来此,酒食地狱正值空狱。”

二、“该来者不来”的笑话

据《坚瓠集》记载:曾有富人某,设宴邀宾,意独器重一上客,观众宾皆至,上客不来,富人甚为失望,失声曰:“偏是要紧者不来!”众宾不悦,各有去意。一奴在旁,知主人失言,乃应声出门,急奔后厨,担二瓮从大门入,高声谓主人云:“要紧者来矣!”众宾之愠顿消。谓适才主人所言要紧者,乃酒也。

三、历史上的清朝“酒杯之狱”

清康熙进士车鼎晋,雍正年间奉诏校订《全唐诗》。一夕,与其弟鼎丰、鼎贲小饮,所用陶瓷杯有“成化(明宪宗年号)年间造”之字样。鼎丰饮干一杯,翻其底说:“大明天下今重见”。鼎贲放酒壶于旁说:“且把壶儿搁一边”。因“壶”“胡”谐音,被清廷认为是影射、诽谤满洲贵族和留恋明朝皇帝,又因吕留良文字狱牵连,鼎丰、鼎贲被杀戮,鼎晋忧愤而亡。又康熙朝举人徐述夔,一夕酒罢,见酒杯有万历(明神宗)年号,说:“覆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死后,被仇家告发,被开棺戮尸。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什么是断食疗法?断食疗法

健康饮食2018-11-04

烤烧烤的步骤方法及流程

健康饮食2018-01-04

自己制作酵素发霉了怎么

健康饮食2018-10-23

烧烤需要准备哪些工具_烧

健康饮食2018-01-04

哪几种肉最有营养?营养

健康饮食2017-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