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小柴胡汤加减治小儿便秘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7-29 16:32:47
养生之家导读:小儿便秘是小儿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的一种病证,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小儿便秘是小儿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的一种病证。

便秘日久,因腑气不通,浊阴不降,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头晕脑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长期便秘会引起痔疮、便血、肛裂。小儿便秘可单独存在,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曰:“小儿大便不通者,脏腑有热,乘于大肠故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华化为水气,其糟行于大肠。若三焦五脏不调和,热气归于大肠,热实,故大便燥涩不通也。”可见便秘不仅与中焦脾胃、大肠相关,更是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小儿或因乳食积滞而损伤肠胃,乳食停积中焦,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致肠道传导失常,气机郁滞;或因小儿久坐少动,或情志失和,每致气机郁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使肠胃消化、通降、传导功能失常,糟柏不得下行,引起大便秘结。更为重要的是,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阳易亢阴易亏,气有余而血不足,肝有余而脾本不足,中焦稍有气机郁滞,则肝阳易亢,耗伤肝血,阴血同源,阴液的相对不足则无以滋润大,肠道干涸,以致大便结难行,这又与小儿自身体质中气血阴阳易失衡有关,便秘亦不例外。《伤寒论》20条有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濈然汗出而解。”现代伤寒大家刘渡舟亦曾指出,善治病者重视调气,善调气者重视调畅肝胆之气和脾胃之气。故选方小柴胡汤调理肝胆和脾胃气机确是正治。

【病案举例】

1.患儿王某,男,1岁4月,其母代诉,反复大便不畅1年,患儿自一年前停母乳后大便一直不畅,3~4天一行,每次先燥如羊屎,干结难行,后不甚干,仅排出不利,故逢便时均哭闹不已,家长曾自行给予开塞露或果导片等可暂时缓解,停药后恢复如前。患儿平素倦嗜卧,精神不佳,不喜玩耍,食纳一直较差,稍食多即触之觉胀满。体征:体重9kg,查体见鼻根色青,腹部胀硬,按之无包块,舌质淡,苔白,指纹青紫。辅助检查:腹部B超无异常发现。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调畅气机,导滞通便治疗之,具体方药如下:柴胡6g,黄芩6g,姜半夏6g,泡参10g,枳实6g槟榔10g,草果3g,二丑6g,荷梗6g,隔山撬10g,鸡矢藤10g,苦荞头10g,高良姜1g,焦山楂8g,3剂,两天一剂,一天4次。一周后来诊家长代诉,大便仍先干但后正常,且每天均能排便,量较少精神比前好转,口臭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仍纳差,舌质淡,苔薄白,仍以上方为基础,去草果、高良姜加当归8g,肉苁蓉8g,玄明粉6g(冲),潞党参10g,易泡参,3剂,服法同前。一周后来诊患儿大便基本正常,每天一行,不干不稀,量一般,患儿精神明显好转,比前好动,食纳稍增,仍不如意,稍纳多即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则以健脾益气,消食开胃以善后。半年后复诊其母诉无便秘之苦,且保体检中指标均为正常10

按:《伤寒论》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其具体方药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热人血室,及疟疾等证。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最善调畅肝胆之气,推动气机出,并由此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神农本草经》言柴胡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此说明柴胡可促进六腑的新陈代谢,能推动少阳,。

枢机,并由此起到调和表里、消积化食的作用。半夏、生姜辛能疏通郁滞。调理脾胃升降亦即是恢复脾升胃降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不降每由火旺气实所致,故降胃每用黄芩,清火即是降胃;脾气以升为常,脾气不升多兼里寒,故用参、草、大枣益气,又能推动大肠传导,,

之力,且小儿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并无绝对的虚实之证,故用此几味药亦能防柴、芩伤正,卫护脾胃,调和诸药脾胃升降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故用小柴胡汤以疏泄肝气,通利三焦,顺气通便以达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腑气得通的目的,且攻补兼施,无论是实秘或者虚秘加减使用在临床上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乃治疗小儿便秘的良方。

2.刘某,男,6岁,1996年4月6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大便干结已周余,自购果导片内服,外用肥皂开塞露通肛门导泄效不佳。诊见患孩发育一般,大便结,口干苦,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胆郁滞而致腑气不通,方宜小柴胡汤化裁治之。

外方:柴胡6g,黄芩8g,法半夏5g,太子参10g,防风6g,白术10g,茯苓8g,山楂10g,鸡内金10g,甘草2g3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大便已通,但欠畅。效不更方原方继进3剂,药尽大便通调,诸症消失1

按: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加之小儿情志偏亢,肝胆之气不条达进而影响肠腑之气不通,导致本症发生取小柴胡汤加防风化散肝胆郁滞之气,用白术、茯苓、陈皮、山楂、鸡内金健脾益气,消食和胃,协同应用而收肝舒脾健腑通便调之功。

3、赵某,女,4岁。患儿大便干结难解二月余,时轻时重,重时干涩难出,每因解便痛苦而哭叫,便前多腹痛腹胀,矢气频频。述口干口苦但不多饮,饮食尚可,舌红苔微黄投本方加味,药用柴胡10g,黄芩、积实、槟榔、白芍各5g,半夏、甘草各3g,莱菔子、神曲各4g.2剂后,腹痛减轻,大便已软。土方去枳实,加潞党参,再服2剂后病愈。12

按: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少阳生长之气以渐逐壮,故有余也;肠胃脆薄,谷气未充,此脾常不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择而侮之。故治宜疏肝、健脾、和胃,以柴胡配黄芩为方中主药,柴胡疏解少阳经中郁热,黄芩清泄少阳胆腑邪热,柴、芩合用,经腑同治,同时柴胡还能疏利肝胆,条达气机,两药配伍,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故小柴胡汤必柴、合用。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为止呕圣药,且夏姜味辛能散,疏通肝胆气郁。人参、甘草、大枣配伍,可扶正健脾。如此柴、夏姜、参草枣配伍,合成辛平、苦降、甘调之法,集和解、调胃、疏肝、扶正于一身,功用众多,应用广泛,为儿科之一佳方。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治复发性口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牙周炎医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瞻昏渺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眼痹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目劄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神经炎

中草药2021-07-2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