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小柴胡汤加减治带下病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7-28 16:45:16
养生之家导读: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阴部及全身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阴部及全身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本病应与杂病中的阴痒互参,因为两病常同时存在。西医所称的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表现带下异常为主时,可参本病辨证论治。本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发为带下病。

【临床应用】

杨氏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5g,黄芩12g,半夏9g,陈皮9g,苍术、白术各12g,生薏仁15,黄柏12g,牛膝15g,党参12g,海蛸12g,川子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取得满意疗效。

欧阳氏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5g,半夏12g,黄芩15g,郁金15g,苍术15g,黄柏15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30g,白果15g,甘草10g,大枣10g。每日1剂,水煎服。取得满意疗效。

【病案举例】

1.哈某某,女,28岁,已婚,1995年6月24日初诊患者带下量多三年,两年前曾住妇科,诊为盆腔炎,予抗菌消炎等对症治疗2月,病症好转。近一年带下量增多,每因劳累及月经前加重。症见带下量多色淡黄质稠,伴腰酸困重,经水如期,经前乳房及下腹坠胀疼痛,纳少口苦,溲黄便稠,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滑。辨证:枢机不利,脾失健运,湿热下注,带脉失约。治则:疏肝健脾,祛湿止带。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三剂后带下量减少,诸证减轻,后在上方基础加减,服药三十余剂病愈。6

2.李某,女,2003年12月5日诊。患者因丧夫而抑郁悲伤,继而两胁胀痛,泛恶纳差,伴白带量多,质稠粘而有臭气,小便黄,薄黄而,脉弦缓。脉证合参,辨为肝郁不达,木不疏土,脾湿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下注,损及任带。以小柴胡汤加减,连服5剂后,白带明显减少,神清纳香,泛恶消失,苔薄白腻,脉转缓。说明木已冲和调达,脾湿尚未尽除,故又予完带汤加味,调治1周而安。

按: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疏利枢机,通调三焦之功效。盖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藏血,血得气乃行,气结则血滞。因此治血需先调气,而调气莫要于疏肝,然“肝者…取决于胆”,因而斡旋枢机,助胆为用,实乃疏肝之重要环节,所以将小柴胡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每可应手取效。

临床具有一些少阳证或类似少阳证的临床表现,均由枢机不利,脏腑失和,清浊升降失调所致,故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而获效。又云:“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津不守,不能输为营血,而下白滑之物,皆由肝木郁于地中使然。”可见带下一病,主要责之肝脾失和,湿浊下注,任带不固。方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且能疏土;伍三妙散燥湿运脾,且能泄热。

脾实得运,“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自无带下之患矣。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治复发性口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牙周炎医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瞻昏渺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眼痹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目劄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神经炎

中草药2021-07-2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