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系传染病,结核杆菌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表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本病属中医学“肺痨”范畴,中医治疗肺痨着眼于从整体上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多结合抗痨西药治疗,可以收到标本兼顾,恢复健康的效果。
【病案举例】
杨某,男,28岁,农民。2001年8月28日就诊。主诉:干咳,午后低热1个月。患者于1个月前因劳累过度而出现干咳、午后低热,未予重视,近日又觉晨起恶寒肢冷,面颊潮红,盗汗,即来就诊。查体:左肺听诊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肺正常。
线胸片示:肺门淋巴结增大。结核菌素试验呈弱阳性。诊断为肺结核初期。中医诊断:咳嗽(肺阴亏耗型)。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9g,半夏9g,人参6g,炙甘草6g,玄参15g,川贝母9g,牡蛎15g,夏枯草30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日1剂。服药5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2周,病愈。
按:本例肺结核,之所以不诊断为“肺痨,是因为病之初起,而未成“痨”。患者病由劳累过度引起,劳则气耗,肺气不足,肺阴亏耗,肃降无权,气逆为咳。肺金克肝木,肝胆相表里,肺气不足,则胆火上扰,邪停半表半里之间,故用小柴胡汤加滋阴清热、止咳之品,较之单用益肺气、养肺阴之方剂,疗效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