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小柴胡汤加减治胸膜炎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7-28 15:35:12
养生之家导读: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治疗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剌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干性胸膜炎时,胸膜表面有少量纤维渗出,表现为剧烈胸痛,似针刺状,检查可发现胸膜摩擦音等改变。渗出性胸膜炎时,随着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多,胸痛减弱或消失,病人常有咳嗽,可有呼吸困难。此外常有发热、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上胸膜炎有多种类型,以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中医学没有胸膜炎这一病名,可根据临床表现归属于“咳嗽”、“悬饮、“胁痛”、“肺痈”等病。其发病机制,常因外邪侵犯肺脏,致使肺失宜降所致。肺气不降,肺气上逆,则表现为咳嗽,胸痛;肺失通调,水饮停滞则见胸水等候。治疗重在泻肺行水,化痰排脓。近年来有些医家通过辨证发现邪在半表半里,导致少阳枢机不利者,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疗效显著。

【病案举例】

1.郑某,男,20岁,2000年3月15日初诊。10天前自觉受凉,、,

后出现寒战高热,咽痛,当时测体温39以上,经抗感染、解热治疗,药用青霉素、先锋1号、安痛定等,效果不佳,体温时高时低,5天后出现咳嗽,胸痛。拍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给予胸腔穿刺,抽出脓液约300ml,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5×10L,李凡他反应(+),涂片为革兰阳性球菌,继续用抗感染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的体温在37.5℃~38.5℃之间,咳嗽为著,气急,每天抽胸水100~200ml,为了控制咳嗽及发热,特邀中医会诊。刻诊:发热,恶寒,咳嗽,气急,咳痰色黄而稠,右侧胸痛,强迪体位,舌质略红、苔白腻,脉浮弦。中医诊断:肺痈。证属风温时邪,壅结于肺。治以宣肺清解,化痰排脓。药用:柴胡15g,半夏10g,黄芩10g,太子参10g,连翘15g,芦根30g,苏叶10g,冬桑叶10g,薄荷6g,全瓜蒌15g,象贝母10g,苦杏仁6g,桔梗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体温未超过38℃,B超提示胸腔未探及明显积液,故停止胸穿。

继服上方5剂,体温恢复正常,偶见咳嗽吐稀白痰,量少,易咳出,胸痛消失,惟感全身乏力,纳差,舌质略红、少,脉弦细。药用:柴胡10g,黄芩10g,太子参10g,麦冬10g,沙参10g,百合10g,瓜蒌10g,象贝母10g,连翘15g,芦根30g,焦三仙各10g用药10余剂,恢复正常18。

2.李某,男,38岁,1992年10月5日就诊患者1月前出现午后潮热,夜间盗汗,体倦乏力,纳差,右胸胁疼痛,经医院检查发现右侧胸腔有积液,诊为渗出性胸膜炎,经用青霉素、链霉素、雷米封等治疗2周,未见明显好转,特来就诊。诊见患者午后低热,体温37.5℃~38℃,夜间盗汗,寒热往来,干咳痰少,胸闷纳差,体倦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无力。赵老认为此乃邪居半表半里之证。

治宜和解少阳,宣理肺气。方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g,半夏10g,黄芩10g,党参15g,尊苈子12g,杏仁12g,麦冬12g,莱菔子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6枚。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寒热去,咳嗽、胸闷减轻。照上方加丝瓜络1g,再服3剂,诸症皆减,惟食欲仍差。继以上方再加焦山楂15g神曲12g,麦芽15g,又服15剂,诸症悉平,X线拍片复查,胸水全部消失,仅见右侧胸膜轻度增厚。嘱其勿过度劳累及感风受凉。半年后随访,患者身体健康,体重增加。

按:本患明确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症见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寒热往来,胸闷纳差,赵老据此而径投小柴胡汤,加葶苈子、杏仁、莱菔子以理肺宽胸,麦冬以养肺阴,结果3剂寒热即除,咳减胸畅;后又在此基础上略事加减续服20余剂而告痊愈。通过本案可以看出,临证时,不仅讲究辨病,更注重的是辨证,只有药证合拍,方可获得佳效。

3.患者,男,38岁。以“胸痛、胸闷伴恶寒发热4天”为主诉于2003年10月28日就诊。自述患病后伴头晕、呕吐、四肢无力。

查体:双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双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76次/分,律齐。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X线检查提示:渗出性胸膜炎。四诊合参,诊断为悬饮。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12g,全瓜蒌12g,木通9g,苏梗12g,炒白芥子12g,青蒿18g,薤白12g,甘草6g,生姜为饮,1日1剂,水煎服。上方服5剂后胸痛、胸闷及发烧积液已完全吸收,临床治愈【20)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胸腔按:本病为邪犯胸肺,至少阳枢机不利,故见胸痛、胸闷,热郁少阳,则见发热,邪入少阳,湿与邪结,影响三焦水分的通调,故水饮停于胸胁。治以和解少阳,化湿理气。

4.陈某,男,48岁,农民。1999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胸痛、咳嗽3个月。患者于3个月前因劳累过度而出现胸痛,咳嗽,咯痰,痰白粘稠不易咯出,无痰中带血,曾到当地医院就诊,经X线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干性),予服雷米封近3个月,病情稍好转,但胸痛不减,遇劳则加重,即来我院就诊。刻诊:胸痛胁胀,吸气时加重,稍有咳嗽,伴咽干口燥,其脉弦细小数。中医诊断:肺痨(肺阴亏损型)。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9g,半夏9g,人参6g,甘草6g,玉竹12g,百合15g,沙参15g,麦冬12g,百部6g,生地黄15g,延胡索6g,白术12g,生姜3片。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胸痛解除,脉象略和,后予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逐渐痊愈2。

按:结核性胸膜炎属中医学肺痨范畴,多因正气虚弱,阳气不能卫外,腠理疏松,外邪乘虚侵,感染“痨虫”,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故见胸痛胁胀;肺阴亏损,肺失滋润,故咳嗽、咽干口燥;脉弦细小数为阴虚内热之象。外邪入侵,既无太阳表证,又无阳明里证,反见少阳之胸痛胁胀、咽干,《伤寒论》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用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加滋阴润肺之品,每获奇效。另外,若为湿性胸膜炎,则用小柴胡汤加牡蛎15g,全瓜蒌30g,苈子9g,茯苓12g,枳壳6g,金银花30g,蒲公英15g,川贝母6g,延胡索6g。水煎服,日1剂,每多效验。

5.武某,女,学生。患者事不顺,随患病苦,于半月前以发热胸痛为主症住院治疗,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曾抽胸水1次(约500ml之多)医治半月症状消失,带药出院治疗调养。回家后又复发热,体温39℃~40℃,胸胁胀痛满闷,不能平卧,嗳气,善太息,纳呆,苔薄黄润,脉弦。肝郁气滞少阳失和水饮停留。治以疏肝理气,畅枢逐水饮。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白芍10g,半夏10g,黄芩10g,白芥子12g,郁金12g,川子12g,枳壳10g,三棱6g,术6g,旋覆花12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1付复诊:药后发热已退(停用西药,诸症也有所减轻,停用西药,守原方再进3剂。

三诊:症状大减,食欲不佳,去三棱、莪术,加当归、茯苓、白术,6付。四诊:X线检查,胸膜粘连有少量液体,患者感胁下不适,时有胸闷、嗳气,前方加红花又进5剂。X线检查,胸膜粘连(-),上方又进2付,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2。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治复发性口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牙周炎医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瞻昏渺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眼痹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目劄医案

中草药2021-07-29

小柴胡汤加减治视神经炎

中草药2021-07-2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