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白塞病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7-02 20:46:49
养生之家导读: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白塞病

白塞病又称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口腔黏膜、生殖器、眼睛、皮肤等处的发疱和溃疡性皮肤黏膜综合征。与中医学的狐惑病相类似,其病因尚未明了。《金匮要略》曰:“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此病局部表现明显,但五脏皆可受累。症状为口腔、舌咽溃疡、糜烂,声音嘶哑,病在上则目赤肿痛;病在下则外阴溃疡;病在皮肤则皮肤红斑、硬结、毛囊炎;病在心则烦躁不安;病在脾则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其发病多与肝肾、心、脾等脏有关,尤其与肝的关系更为密切。沾露披风和嗜食肥甘厚味之品,酿生湿热,湿热蕴结肝经,循经自下而上熏蒸则口舌生疮,目赤如鸡眼,湿热下注,则阴蚀溃烂;蕴蒸肌肤,则皮肤发疮故选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经湿热,疗效颇佳。

【临床应用】

孙氏8运用此方加减治疗30例白塞病门诊患者,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占97%。谭氏运用本方治疗白塞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若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肝肾阴虚者加墨旱莲、女贞子;痒剧者加苦参、白鲜皮;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湿重者加苍术结果:痊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疗程最长67天,最短20天。

洪氏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内服雷公藤多苷片和龙胆泻肝丸,外用地塞米松、黄连、大黄等,治疗本病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曹丽娟等以本方为基础,治疗白塞病,咽喉溃疡者加升麻、桔梗;不欲饮食者加佩兰;目赤者加赤芍、夜明砂,治疗本病26例,其中患者服药5剂,症状缓解者10例;服药7剂,缓解者9例;服药10剂,缓解者7例。追访6个月复发者5例,未复发者21例,有效率100%,治愈率81%。

【病案举例】

1.赵某,男,37岁,干部,1997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口腔和阴茎龟头溃疡及左眼球结膜炎1周。患者左眼外侧球结膜近角膜处有一米粒大之丘疹,周围充血。口腔两侧颊黏膜、左下唇内侧各有一个2~5mm大小疼痛性溃疡,表面色淡黄。阴茎龟头处有绿豆大溃疡,因疼痛致行走不便。患者体质瘦弱,食纳欠佳,胁胀脘闷,心烦易躁,口干不喜饮。舌淡红、苔黄腻,脉缓滑。证属脾虚肝郁,湿热内蕴。治以疏肝健脾,清热除湿。予龙胆泻肝汤合四妙丸加减。药用:龙胆草10g,栀子10g,黄柏15g,茯苓15g,苍术20g,薏苡仁20g,木通8g,泽泻10g,当归12g,怀牛膝10g,柴胡10g,枳壳10g,浮萍草15g,黄芪30g,车前子(包煎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口腔及龟头溃疡缩小,疼痛减轻,眼结膜症状也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又服10剂而愈。1998年5月,患者口腔、龟头又发生溃疡,以前方稍加减服药20余剂治愈,至今未复发。

按该方由龙胆泻肝汤去黄芩、生地加枳壳、浮萍草、黄芪,合四妙丸组成。方中柴胡、枳壳疏肝解郁,行气宽中;龙胆草、栀子、黄柏、浮萍草清热除湿,《本草纲目》言浮萍草可“治赤翳膜,口舌生疮”,该药又可利水,导热下行;茯苓、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又可防龙胆草、栀子苦寒伤脾;木通、泽泻利水渗湿,使水湿由小便而解;车前子利水渗湿,清肝明目,与龙胆草、浮萍共治目赤肿痛;当归行血止痛;黄芪益气托毒,生肌敛疮;牛膝引上炎之湿热下行,由尿而解;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2.郝某,女,42岁,工人,1997年5月23日初诊。前阴及口腔疼痛性溃疡反复发作5年,曾在省级某医院诊断为白塞综合征。服强的松及清热解毒中药有效,但不久又犯,屡犯屡愈5日前因家务琐事与丈夫口角,2日后口腔及外阴出现溃疡,疼痛较甚,前来就,

诊。查体:咽后壁及右颊粘膜有豌豆大溃疡各一,表面红赤,边缘整齐呈黄白色,左侧大小阴唇间也有一黄豆大溃疡,状如上述。声音微哑,心情不悦,胁下胀满,食纳欠佳。舌红苔稍厚腻,脉弦滑。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治以疏肝理脾,清热燥湿予龙胆泻肝汤合四妙丸加减。药用:柴胡12g,枳壳12g,龙胆草10g,黄柏10g,苦参10g,泽泻10g,木通6g,茯苓15g,苍术20g,牛膝10g,薏苡仁20g,香附10g,当归10g,黄芪3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0余剂,病除。随访3年未复发。

按:该病例因肝郁较甚故加香附疏肝理气活血,用苦参加强清热利湿之力。因无眼疾,故未用车前子、浮萍草。其病性为湿热,古今看法相同。笔者认为,此病之湿热为内生。或因肝郁化火,横逆犯脾,脾虚生湿生热;或因脾胃素虚,运化失职,水湿停滞,郁久生热而成湿热;或因素体阴虚,虚火迫灼津液,生湿生热。例1为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滞,郁久而为湿热。例2为肝郁克脾,致脾虚生湿热。究其病位而言,当在肝脾为主。因肝主目,湿热熏蒸故眼目为患;肝之经脉环绕阴部,湿热循肝经下注致阴部为患;脾开窍于口,脾之湿热上蒸,故口颊溃烂。龙胆泻肝汤合四妙丸,清肝胆湿热,燥湿运脾,颇为合拍。方中去生地乃恐其滋阴助湿碍脾;去黄芩因病在肝脾而不在上焦也;用大量黄芪,因其既可益气利水,又能敛疮生肌。由于药证相投,故均获良效。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尖锐湿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慢性淋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生殖器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荨麻疹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疖病医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扁平疣

中草药2021-07-03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