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蔡某,女,38岁。1989年8月17日初诊。患者于今年5月份左腰腹部起红色水疱如串珠状,局部明显刺痛,经医院诊为“带状疱疹”,肌注青霉素,口服维生素B、止痛片及中药清热解毒化湿之剂等处理后疱疹消退,但遗留局部疼痛反复发作,痛如针刺,左腰腹部仅有少数色素沉着斑。痛时不能触摸,触之则痛剧,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气血凝滞,热毒未清。
治法: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佐以清热。
处方:桃仁、生地、金银花、蒲公英各15g,当归、赤芍、白芷、天花粉、红花、牛膝、柴胡、枳壳各10g,甘草6g外用湿敷白花蛇舌草汁。经内外用药5天后,疼痛减半,局部触摸无痛觉,睡眠转好,胃纳增加。继用上方出入再服药7刊,局部疼痛已基本消失而告愈。
按语:本病是由于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在皮肤上有红斑成簇水疱,累累如串珠,沿着身体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多好发于胸腰部,故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疱”、“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本病常急性发作,伴有剧烈的局部疼痛。本病的发生,可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症见局部灼热疼痛。治疗时,一般急性期采用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佐以理气化瘀通络。病程较长,虽疱疹已消退,但由于湿热内蕴,日久气血凝滞,经络阻滞,而反复局部疼痛者,多以活血祛瘀为主,佐以清热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