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急性炎症病变。多见于年长儿和青年,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可在集体儿童机构或家庭中引起小流行。大多起病缓慢,初期有发热、干咳、咽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表现,后期有刺激性痉挛性咳嗽、气促、喘憋、咯血丝痰、斑丘疹及多系统受累表现。
从病因学角度看,应属于中医外感六淫致病,如《症因脉治》
列出了“外感咳嗽”病名;从流行性特点及以发热为主症分析,可归属于“时行疫疠”或“时行温病”,如戴天章在《广温疫论》中指出“时行疫疠”致咳为疫邪夹他邪干于肺所致;从本病病位在肺,以咳嗽、喘促、咯痰等肺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来归类,可归于“肺炎喘咳”、“风温肺热”、“喘咳上气”病;也有将本病归于“春温”、“风温”、“秋燥”等的记载,如陈夏正在《幼幼集成》中指出“秋燥乘肺,咳嗽无痰”。
【病案举例】
蒋平治疗支原体肺炎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24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个月,平均37.5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者10例,大于1010/L者10例;血清冷凝集实验均为阳性;肺部X线片示单侧云雾状阴影16例,肺门阴影增重4例。20例患者均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黏色黄,胸闷憋气,咽干,面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肺部X线片示单侧云雾状阴影或仅肺门阴影增重。辨证属肺胃热盛、热郁痰阻、复感外邪,治以清肺泻热养胃益阴,止咳化痰。
方用白虎汤加味:生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炒杏仁、前胡、连翘、大青叶、石斛、栀子、牡丹皮、瓜蒌陈皮等。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效果:8例患者服药1周,12例患者服药2周,症状均消失。后嘱其避风寒、忌辛辣、加强锻炼,随访2个月均未复发。
按:肺胃热盛、热郁痰阻、复感外邪是此病的病机要点,故以清肺泻热、养胃益阴、止咳化痰为治则。方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清泄阳明经之热为主方,拟加连翘、大青叶、栀子、牡丹皮清热泻火,石斛、粳米、陈皮养阴益胃,杏仁、前胡、瓜蒌止咳化痰、理气宽胸。诸药配合共奏清肺泻热养胃益阴、止咳化痰之效。临床观察发现,20例病人体质多偏阳盛,故风寒外袭,易从阳化热,内闭肺气,引发伏痰,热易伤阴,因此当以清宣化痰为主,不宜辛温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