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八珍汤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配方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6-09 21:39:31
养生之家导读:八珍汤治这种疾病的医案、配方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人心脏收缩的频率次数比正常增加或减少和心动节律的改变。它是一种发于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也有可能是单纯的功能性障碍而无器质性改变。此病的种类很多从心律跳动的快慢和不规则情况来看,常见的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结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头昏乏力、心悸不安、胸闷不适,多伴有昏厥、气急失眠、休克等症状。本病多发于身体赢弱、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者,或因酒色太过者,由痰火内扰引发。如不及时调理,就会致使气血不足运行无力,甚至出现气血瘀阻等症候。

心律失常,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厥证”、“昏厥”等范畴,如《景岳全书·怔忡惊恐》云:“怔忡之症,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为心律失常致病人自觉心悸的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发生大致可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由于心脏的本身病变,心阴不足,心阳不振,而致心律失常,使病人有心悸等症的感觉,常见的有早搏、阵发性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②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由于基础代谢的增加,阴虚火旺而发生心率加速,心搏加强,心律失常,使病人出现心悸不宁等症。③大量的急性失血和严重的贫血,由于供血不足,血不养心而使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心悸等症。④由于情绪刺激等因素,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发生乱,自主神经机能失调,而成心肝火旺,心阴和心阳的失调,而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地损伤了心阴(血)和心阳(气)而使心的阴阳或气血失调。故在临床上,主要依据阴阳气血的失调情况进行辨证。治疗可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八珍汤调理气血为主方,再依据临床辨证,随证加减运用其他药物,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临床应用】

冯氏6运用八珍汤的加味组方配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的36例病人中,快速性心律失常者2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病程为1月~3年者20例,3~6年者10例,6年以上者6例。阴虚火旺型者25例,心阳不振型者7例,血虚型者4例。临床表现本组36例患者均为重症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其中:①快速性心律失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均自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心率多在150~250次/min,律齐或不齐。②缓慢性心律失常,表现为活动时自觉心悸、胸闷、头晕、周身乏力,可在活动中发生黑蒙、昏倒等症,心率在30~50次/min,律齐与不齐,两种心律失常均经过动态心电图确诊。治疗方法:八珍汤加味组成:熟地、黄芪各30g,白芍、太子参、茯苓各20g,白术、当归、川芎、炙甘草各10g,阴虚火旺型加麦冬20g,玄参、酸枣仁各10g,黄连3g;心阳不振型加肉桂、桂枝、三七、丹参、红花各10g;血虚型加阿胶50g(烊化)。每剂加水500ml,水煎浓缩150ml,2次/天,口服。两种心律失常均选用常规西药。结果:治疗1周至半月,症状消失,心律正常,1年内未见复发者30例;症状消失,心律欠稳定者1例。总有效率96%。

刘氏以自拟加味八珍汤治疗心悸80例,疗效满意。所治疗的80例病人中,病程为1个月~3年38例,3~6年22例,6年以上20例。心阳不振型心悸42例,阴虚火旺型心悸26例,血虚型心悸12例。治疗方法:药用熟地20g,白芍、当归、川芎各10g,党参20g,茯苓、白术各10g,甘草5g。阴虚火旺型,以滋阴清火、安神、调理气血为法,加麦冬、玄参各10g,黄连3g,酸枣仁10g;血虚型,以补血益气、调理气血为法,加阿胶(化)黄芪各30g;心阳不振型,以温通心阳、化瘀、调理气血为法,加桂枝、肉桂、三七、红花、丹参各10g。每剂加水500ml,水煎浓缩150ml,每日分2次温服。治疗结果:经治0.5~1个月,症状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52例,症状消失半年内未见复发25例;症状减轻3例。有效率96%。

【病案举例】

1.张某,女,45岁。反复心前区不适6年余曾多次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屡发屡治,经久不愈。3天前,因心情不快,上症复发,感心前区疼痛,憋气心悸不宁,惊恐欲死,自觉有气上冲于喉,周身冷汗,活动时上症加重,伴有黑蒙欲昏倒之势。脉弦而结代,心率在35次/min,心律不齐,舌质淡。此系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因心阳虚衰,坐镇无权,水气上冲,阴来搏阳,而使胸阳痹塞引发胸痛。心阳不振,水气凑心,故见心慌心悸不宁;心阳虚衰,鼓动力弱,血脉不充盈,故见头晕、黑蒙欲昏倒之势,心律失常,脉弦而结代;阴云密布,胸阳不振,故胸中憋气而喉中窒塞,阴虚水邪发动,肾阳失于约束(肾志为恐),则其人惊恐欲死等症乃作。心电图示:P波与QRS综合波完全无关,PP与RR各有自己的节律,心室率明显慢于房率,为35次/min。心电图提示:病理性窦性心率(重症窦性心动过缓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在常规西药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调理气血之法的中药,投以八珍汤加入温阳化瘀之品,肉桂、桂枝、三七、丹参、红花各10g,服药7剂,诸症消失。心率恢复正常70次/min,脉律整齐平稳,自觉无任何不适,心电图正常而出院,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并能从事一般劳动

2.杨某,男,58岁。反复心前区不适5年余,曾多次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屡发屡治,经久不愈。3天前,因心情不快,上症复发,感心前疼痛,憋气,心悸不宁,惊恐欲死。自觉有气上冲于喉,周身冷汗。脉弦结代;舌质淡此系心阳不振型心悸。因心阳虚衰,水气上冲,阴来搏阳,而使胸阳痹塞,引发胸痛。心阳不振,水气凌心,故见心慌心悸不宁。心阳衰,鼓动力弱,血脉不充盈,故心律失常,脉弦结代。阴云密布,胸阳不振,故胸中憋气而喉中窒塞,阳虚水邪发动,肾阳失于约束(肾志为恐),则其人惊恐欲死等症乃作。治疗宜温阳化瘀,调理气血为法:予八珍汤加入温阳化瘀之品,桂枝、肉桂、三七、红花、丹参各10g,7剂,心慌心悸消失,心神得安,气逆得平,余症递除,但脉仍结代。继服药7剂,诸症消失,脉律整齐平稳。自觉无任何不适而出院,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并能从事一般劳动。

73.张某,女,25岁。因甲亢住院治疗,服他巴唑、心得安、,,

甲状腺片等药,突眼复平,颈部肿胀已消,但仍感心悸不宁,惊慌不安。低热逗留,视物模糊,口苦而干等,基础代谢+25%体重由原来64kg减至48kg。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弦。证属阴虚火旺型,由于甲亢基础代谢的增加致阴虚火旺而引发心悸不宁等症,治宜滋阴清火安神、调理气血为法。予八珍汤加麦冬、玄参各10g,黄连3g,酸枣仁10g等滋阴清火安神之品治疗,7剂后,心悸不宁诸症缓解,虑其余邪未尽,继服1周。经治半个月,视物亦感清楚,心悸不宁等症消失。基础代谢率降为5%而出院。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4.李某,女,26岁。宫外孕手术后感心慌,心悸,眩晕耳鸣,惊恐不安,于1997年6月7日就诊。查体面色萎黄,口唇爪甲淡白不荣,形体消瘦,舌淡,脉细无力。此系中医的血虚型心悸,因血虚气弱,脉不充盈,心失所养故心慌、心悸、惊恐不安。血虚气弱,不能充养肌肤,故面色萎黄,口唇爪甲淡白不荣,血虚不能营养全身,则身体消瘦。血不能上注于清空,故眩晕耳鸣。气血不足故舌淡无华,脉细无力等症仍作。治宜补血益气,予八珍汤,加阿胶(烊化)、黄芪各30g,补血益气。助其阳生阴长之功,使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服药半个月,心慌、心悸、惊恐不安等症已除,偶有头晕耳鸣,面色爪甲已见光泽,继服药半个月,面色爪甲已转红润,苔脉正常,诸症消失而出院。1年后随访,已正常工作10个月,体健如初。

按: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虽多,但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损伤了心阴(血)和心阳(气)而使心的阴阳或气血失调故在临床上,主要依据阴阳气血的失调情况进行辨证。笔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八珍汤调理气血为主方,方中: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补血,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补气,炙甘草和诸药杀百毒,共收补血兼以益气,阳生阴长,益气复脉之功。依据临床辨证:阴虚火旺型一滋阴清火;心阳不振型一温阳化瘀,血虚型一补血益气等中药辨证施治,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八珍汤加减治精索静脉曲

中草药2021-06-09

八珍汤加减治系统性红斑

中草药2021-06-09

八珍汤加减治荨麻疹医案

中草药2021-06-09

八珍汤加减治湿疹医案、

中草药2021-06-09

八珍汤加减治老年性皮肤

中草药2021-06-09

八珍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中草药2021-06-09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