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症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症病因之一,其作用机制是精索静脉血流障碍。彩色多普勒证实部分精索静脉血液反流,造成睾丸缺血、缺,引起曲细精管直径缩小,管壁增厚,严重时出现睾丸萎缩,产生精子的功能下降,导致不育。与WHO正常标准相比,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者,主要是正常精子量少,活动率及活力均差,畸形精子量多。WHO把精索静脉曲张列为男性不育症病因首位。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切断精索静脉后,开放侧枝循环,使睾丸血运通畅,恢复睾丸生精功能。但是这一方法疗效不一。
中医学认为,肾气盛则有子,肾气衰则不育。精索静脉曲张属血瘀之症,为“筋瘤”范畴,所以,治疗上以补肾益精、调和阴阳、活血化瘀为原则。桃红四物汤合四君子汤成桃红八珍汤,有气血双补、活血化瘀之功效,再加上补肾益精药,组成本方。本方中,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以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女贞子、五味子、党参、黄芪等为主;活血化瘀以丹皮、桃仁、红花、当归等为主;陆仁康、彭守静报告中药菟丝子等在体外对人精子活动力和膜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很多补肾中药能提高精子成活率、活动率和精子密度,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环作用,促进组织缺血、缺氧的恢复。
【病案举例】
为探讨中药对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精子功能和形态的影响,改善精液质量和提高致孕率,黄氏等于1992年月到1997年12月,对54例精索静脉曲张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患者,服用桃红珍汤加味,与对照组对比术后6个月精液情况并随访致孕率,报告如下。所治疗的病人共54例,其中单纯手术组:27例;手术加中药组:27例。两组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手术组:常规行精索内静脉高位(内环处)结扎术。手术加中药组手术方法同上组,术后1周开始服中药,基本方:党参、茯苓、熟地、当归、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山萸肉、女贞子、枸杞子各15g,五味子、黄芪各12g,白术、白芍、川芎、桃仁、红花各9g,炙草3g。气滞加牛膝12g、陈皮9g、木香9g等,阴虚火旺加知母9g、丹皮12g、黄柏9g等,火衰加肉桂3g、巴戟9g、制附子3g等,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服用1~6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精液量、pH、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等方面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精子活动率、死亡率、正常精子、锥形头精子、无定形精子等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随访术后6个月~3年,中药组致孕21例,致孕率77.8%,对照组致孕10例,致孕率3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本组研究对精子功能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加中药治疗后,精子功能指标如活动率(56.57±10.29)%、死亡率(31.53±11.36)%,有明显改善,达到或接近WHO标准。而对照组改善程度较差,对照组精子活动率为(37.58±21.02)%、死亡率为(47.82±20.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精子形态指标如正常精子(67.9±11.33)%、锥形头精子(5.214.36)%和无定形精子(4.15±4.03)%,对照组的正常精子(32.71±16.51)%、锥形头精子(11.98±10.34)%、无定形精子(11.17±10.98)%有明显差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加用中药治疗对精子功能和形态均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这一结果可能是使患者致孕率提高的机制。随访结果显示,服中药组致孕率77.8%,对照组3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说明本方剂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睾丸功能有恢复作用,可使致孕率提高,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