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0周以前,阴道少量出血或同时伴有腰酸、腹痛、下坠等现象,但没有阴道大量流水或掉出肉样组织,妇科检查宫颈口没有开,这种情况下,如果B超提示胚胎生长良好,则可以保胎。妊娠12周内为早期先兆流产,其后的称晚期先兆流产。
究其原因,大体可分为孕妇及胎儿两大方面。孕妇方面包括内分泌功能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健、甲状腺功能不足等,孕妇感染性疾病、高热、严重贫血、严重营养不良、放射性毒性物质接触及生殖道畸形如双子宫、子宫肌瘤等均易导致先兆流产胎儿方面的因素最突出的是受精卵的染色体异常,约占整个流产儿的25%左右。据统计,孕四周前的流产中100%是畸形,其中75%为染色体异常,孕12周前的流产中畸形约占12%,其中5.3%是染色体异常。
中医称先兆流产为胎漏,胎动不安,进而发展,可有坠胎、小产之虞。一般在怀孕3个月以后,胎儿已成形而坠者,则称“小产”,或称“半产”。西医学称“自然流产”。如在坠胎或小产之后,下次受孕,仍如期而坠,或屡孕屡坠,达3次以上者,称滑胎,今称“习惯性流产”。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因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之气固,则胎有所载,元有所养,其胎便可正常生长发育。反之,则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等病,导致冲任不固的机制,则有气血虚弱、肾虚血热、外伤等。然而“肝为将军之官”,在五脏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精神情绪因素和情志的变化,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临症指南医案》有云:“女子以肝为先天”。盖肝藏血,主疏泄,且“冲脉隶属于肝”。肝之疏泄有序,脏腑功能正常,则冲任和谐血脉流通,维持着正常孕育;肝失条达舒畅之性,疏泄失司,则首先发生肝气郁结,且女子孕后血聚养胎,肝气偏旺,若遇情志不遂,易郁而化热,热扰冲任,致胎元不固。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其色鲜红;下腹疼痛,兼有胸胁作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滑。
【病案举例】
江伟华采用加减丹栀逍遥散从肝论治先兆流产,药用:炒丹皮9g,炒山栀、柴胡、炒生地、炒当归各10g,炒白芍15g,茯苓12g,甘草5g,苎麻根30g。随症加减:腰酸明显者,加炒杜仲15g,桑寄生20g,腹痛较频者,白芍量增至2030g;阴道出血多,色鲜红,心烦口干者,加阿胶15g,炒黄芩10g恶心呕吐者,加砂仁6g,苏梗10g。获效满意。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经用药10~60剂,68例治愈(阴道出血停止,兼症消失,或血HCG-RIA值持续上升,或B超提示继续妊娠者);14例有效(阴道出血量减少,兼症改善,经辅助检查证实活胎者);4例无效(症状加剧,阴道出血不止,甚至堕胎、小产或胎死腹中者)。有效率为95.3%。
按:炒山栀、炒丹皮清泻肝热;柴胡、炒当归、炒白芍等舒肝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助运,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冲任得养;甘草调和诸药,缓肝之急。并加苎麻根、炒生地清热安胎凉血止血。合而用之,肝热清,胎气安,则诸症自消。8例患者中经保胎失败者4例,占4.7%。就诊时均具有3项严重症状(阴道出血、下腹疼痛、腰酸下坠)。据江氏体会,如阴道出血量多似月经,或淋漓不尽半月之外,B型超声波检查未测及心搏者,其保胎失败率明显上升,值得临床重视。但若阴道出血过多,下腹坠痛加剧,有堕胎、小产之征,经血、尿化验及超声波检查,证实确系不宜保胎者,应及时促其流产,免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