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二甘汤治厌食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zhagndandan 2021-03-24 21:12:28
养生之家导读:二甘汤治厌食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甘汤治厌食

《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加之乳食不知自节、父母喂养不当、某些疾病影响,以及某些药物的损伤等,均可导致小儿脾胃运纳功能失常而产生厌食。小儿较长时期的见食不贪,不思摄食,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气血失充,气虚血亏,易感外邪,甚者转为疳证,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郑师治疗小儿厌食,立足于脾而不唯于脾,提出“厌食从肝论治”

的见解;并基于社会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溺爱;加之学习压力大,木郁克土致病者日益增多,自拟“疏肝乐食汤”疏肝醒脾,疗效显著。

郑师用二甘汤治疗小儿厌食,使我们倍受启发。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张某,男,2岁6个月,澳大利亚悉尼人,2010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纳差食少1年余。

现病史: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kg,母乳喂养,1岁4个月断奶后一直食欲不振,食量较同龄小儿显著减少本国医院及我国广州、北京等地医院均诊为“厌食”,用西药、中药、推拿、外治(贴厌食膏)等治疗,虽时有好转,终未能获及满意疗效,慕名请郑启仲教授诊治。诊见:患儿面色萎黄,风池、气池色略紫,形体偏瘦,体重12.6kg,食少纳呆,食量约为同龄儿童的1/2偏下,夜卧不宁,乏力懒言,手足心热,心烦易怒,大便色暗为稀糊状日1次。舌嫩红无苔,脉沉细弱。除血色素略低外,肝肾功能、电解质、肝胆脾胰彩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微量元素检查示锌略低。

诊断:厌食。

西医诊断:食欲不振。

辨证:脾阴不足,胃失濡养。

治法:补脾益阴,养胃醒脾。

方药:二甘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3g,生甘草3g,乌梅6g,五味子3g,生姜2g,大枣6g,砂仁2g,石菖蒲3g,玫瑰花3g。

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2010年10月15日):上方服至第5剂时患儿胃口见开,食量增,夜卧也较前平稳,其母十分满意。上方再取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诊(2010年10月23日):食量再增,大便已成形,舌转淡红,现薄白苔,心烦消失,脉现缓象。拟返悉尼请求久服之方。上方去生姜,加太子参5g、炒白术5g、焦山楂3g,改中药配方颗粒,隔日1剂,分2次用玫瑰花水调服(时因配方颗粒无此品种)1个月后电告患儿饮食大增,体重增加,睡眠平稳,精神活泼,如无病样。嘱其停药观察,注意饮食调节,加强科学喂养,增加户外活动,适当体格锻炼。

随访5年未见复发,生长发育正常。

按:本例厌食达1年有余,中药益气健脾、消食和胃屡进不效。郑师细辨脉证,以脾阴不足,胃失濡养论治,投二甘汤补脾益阴以治其本;加砂仁醒脾开胃,石菖蒲醒脾心,玫瑰花“柔肝醒胃”(《本草正义》)。全方配伍巧妙,药少量轻,药切病机,7剂见效,14剂诸症趋平。

最后去生姜,加太子参、白术、焦山楂,运脾开胃,善后而愈。该患儿父亲祖籍中国山东,侨居澳洲,在给郑师的短信中写道:“郑教授,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精华。我儿子的病花了如此少的钱,用了如此短的时间获得痊愈,彰显了我们中国医学的伟大。您的医术、您的精神将在澳洲传颂!”

(郑攀、郑昕整理)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二甘汤治儿童多发性抽动

中草药2021-03-24

二甘汤治过敏性紫癜配方

中草药2021-03-24

二甘汤治久咳配方、医案

中草药2021-03-24

二甘汤治小儿汗证配方、

中草药2021-03-24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