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任应秋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水肿医案经验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养生之家小编 2019-03-07 17:29:39
养生之家导读:任应秋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水肿医案经验。

[原方组成用法]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书应用指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302)

水肿

患者全身水肿,延医迭以真武汤与五苓散合用,水肿恒不能退。诊其脉沉细弦,时有微恶风寒的症状,苔薄白。知其为阳气郁于表,不能宣发的风水证,即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原方。麻黄12g,附子、炙甘草各9g。经服2剂,汗出而水肿全消。

按语:患者以水肿为主症,但见脉沉细弦,微恶风寒,知其邪郁于表。脉沉细乃少阴病主脉,弦脉又主水饮。辨为病涉少阴的风水证,温阳发汗,使邪从表解,一身悉肿能消,可谓不治水而水自去。

大凡水肿证,尤其是脉沉细、恶风寒的阳虚水肿证,按辨证之常规思维,非真武汤或五苓散证莫属。总之,一定会将辨证眼目认定在“水”字上。任氏从“迭以真武汤与五苓散合用,水肿恒不能退”及恶风寒、苔薄白,推知本案属风水证,终以“开鬼门”取效。此案充分说明,临床善于“达变”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亦说明,只有认真揣摩仲景的辨证思维模式,洞悉六经辨证的精髓,才能活用经方。(《伤寒论品读》)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水肿医

中草药2021-07-28

阳和汤加减治血管神经性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创伤后牵延

中草药2021-07-06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高蛋白

中草药2021-07-05

阳和汤加减治水肿医案、

中草药2021-07-02

逍遥散加减治水肿医案、

中草药2021-06-30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