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大虫杖、苦杖、酸杖、斑杖、酸桶笋、斑庄根、鸟不踏、酸榴根、土地榆、雄黄连、酸汤秆、号筒草紫金龙、阴阳莲、活血龙、九龙根。
【来源】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根与茎、叶亦可入药。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肺经。
【功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活血化瘀,化痰止咳,解毒止痛。用于湿热黄疸、热淋尿浊、赤白带下、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疮痈、烫火伤、毒蛇咬伤、热结便秘、痔疮下血等。现代多用于胆道感染、黄疸肝炎、慢性肝炎、扁桃体炎、银屑病、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症、高脂血症、烧烫伤、宫颈糜烂、急性胰腺炎等。
【用法用量】入汤剂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制成煎液或油膏涂敷,或研粉撒。
【副作用】偶见过敏和中毒反应,症见皮肤瘙痒、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肝功能异常等。
【孕妇儿童可以吃吗】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警示】脾胃虚寒及内无湿热、瘀阻者慎用。
【处方须知】
①本品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清利湿热、退黄并治疗烧烫伤;2本品不宜与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和麻黄碱、阿托品、颠茄酊、强心苷类药物洋地黄、地高辛及索米痛片、散痛片、硫酸亚铁人造补血药、维生素等同服,以免使后者失去活性或产生沉淀,影响吸收;③不宜与大黄苏打片、健胃散、小儿消食片等同服;④本品不宜超量、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