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挟剑豆(《酉阳杂俎》)、刀豆子(《滇南》)、刀巴豆(《四川中药志》)。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刀豆Ca naval glad iata(Jacq.) DC.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省。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摘,剥取种子,干燥,或晒干后剥取种子。
【历史沿革】宋代有蜜涂炙令熟法(《圣惠方》)。明代有烧存性法(《纲目》)。清代有烧存性(《本草述》),炒炭(《得配》),煅存性法(《辑要》)等。现行有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炒(《甘肃》),盐制法(《汇典》)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
1.用时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2.将原药除去杂质淘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灰屑(《上海》)。
炮制
1.炒制
除去杂质,用文火微炒,配方时捣碎(《甘肃》)。
2.盐制
取生刀豆,加盐水拌匀,炒至具焦斑,取出,放凉(《汇典》)。
【成品性状】刀豆:呈扁卵形或扁肾形。表面淡红色至红紫色微皱缩,略有光泽,边缘具黑色种脐。质硬,难破碎,种皮革质,破开后种皮内表面棕绿色而光亮;子叶二片,黄白色,油润。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炒刀豆:微鼓起,表面颜色加深,有香气。盐刀豆:微鼓起,具焦斑,有咸味。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下气,止呃。用于虚寒呃逆,呕吐。
【用法与用量】4.5~9g。
【处方应付】处方写刀豆、炒刀豆付炒刀豆;写生刀豆、盐刀豆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炒制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化学成分】含尿素酶、血球凝集素、刀豆氨酸、精氨酸酶、水苏糖等。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