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芍药10~3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6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6克,酒和服,每日3次(现代用法:可作汤剂,水煎服)。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其病因牵涉到许多不同因素:遗传因素,脑电活动和脑血流因素,血小板和生化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其他如情绪紧张、饥饿、缺睡、噪音、强光以及气候变化等,均能导致发作。典型偏头痛有前驱症状,发作前数小时至1天前感到头部不适、嗜睡、噪音、抑郁、饥饿或小便减少,有视觉先兆或较复杂的幻景。先兆持续10~40分钟,消失后很快发生头痛。头痛为钻痛性或搏动性,常伴有厌食、恶心和呕吐、面色苍白、畏光、厌声、精神委靡。另外有普通偏头痛和特殊偏头痛。诊断常见类型偏头痛较易,根据长期反复发作史、家族史和体检正常。若试用麦角胺制剂止痛有效, 则诊断更加明确。必要时可作CT扫描、MRI与其他疾病鉴别。
中医的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病理机制与“风、火、痰、瘀、虚”有关,脉络阻闭、神明受累、清窍不利为其病机。治疗时以调神利窍、虚补实泻为主要治则。
根据《淮海医学杂志》2002,20(5):434,郭延秋等报道: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偏头痛29人。治愈10人(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脑电图、脑血流图正常,1年内无发作);显效8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脑电图脑血流图改善,1年内有1~2次发作);好转10例(头痛明显减轻,发作时间歇延长,脑电图、脑血流图有改善);无效1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处方: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川芎12克,茯苓12克,丹参30克,蜈蚣20条,全蝎20克,水蛭15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停用一切镇痛药。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