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麻黄9克,芍药9克,黄芩9克,炙甘草9克,川乌5枚。
【用法】水煎,去渣,放人蜂蜜适量再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病因多为分娩损伤、营养不良、盆底组织松弛或腹压增加所致。根据其脱垂程度和位置可分为三度。其临床表现,Ⅰ度者可有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可减轻。Ⅱ度及亚度者外阴部有肿物脱出,走路时变大,休息后可缩小,用手可回纳。Ⅲ度者可影响正常行走,卧床休息用手都不能还纳,脱出物有溃疡形成。Ⅱ度以上者常有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尿失禁等。临床通过妇科检查根据症状表现即可确诊。
子宫脱垂属中医“阴挺”范畴,又称为“阴脱”、“子宫脱出”。主要机理是冲任不固、提摄无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妇人趋产,劳力努咽太过,致阴下脱…举重房劳,皆能发作。”《医宗金鉴》:“妇人阴挺,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用力太过,或因气虚下陷,湿热下注。”常见的分型有气虚、肾虚。
根据《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2):30,刘克龙报道:运用加味乌头汤治疗子宫脱垂76例。结果:Ⅰ度子宫脱垂23例中,痊愈20例,好转3例;Ⅱ度子宫脱垂12例中,痊愈6例,好转5例,无效1例;Ⅲ度子宫脱垂41例中,痊愈14例,好转18例,无效9例。处方:黄芪30克,麻黄20克,白芍15克,制川乌15克(先煎),制草乌15克(先煎),川芎15克,黄芩15克,生地黄15克,生甘草15克,蜂蜜100毫升(对服)。用法:加水久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