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乌头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Holiday 2021-04-22 09:57:39
养生之家导读:乌头汤加味可温经祛寒,活血祛瘀,配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药物配方组成】制川乌头20g(先煎半小时),麻黄10g,白芍20g,黄芪30g,炙甘草10g,白蜂蜜30g(调服),桂枝10g,苍术30g,川芎15g,当归12g,红花15g,海桐皮20g

【随症加减】湿盛关节僵直肿大者加防已20g;血虚关节肿大者加鸡血藤30g;下肢疼痛甚者加川牛膝20g,木瓜15g;上肢疼痛者加威灵仙30g,姜黄15g;关节畸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明显者加杜仲30g,细辛6g,鹿角片30g,穿山甲(代)20g,土鳖虫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每剂加水500ml煎至300ml,以白蜂蜜30g调于药内,分3次温服。服30剂为一疗程。关节肿胀严重、畸形、屈伸不利用伸筋草、千年健各50g,透骨消、追地风各30g,水煎熏洗,早晚各1次。

【功效主治】温经祛寒,活血祛瘀。

【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35例,治愈10例,约占28%;显效8例,约占23%;有效14例,约占40%;无效3例,约占9%。总有效率约占91%。

朱某,女,40岁。全身关节疼痛2年,尤以手指、脚趾、腕关节对称性疼痛明显。查:血沉增速,类风湿因子阳性。近两月来疼痛加剧,腕、膝关节冷痛,酸楚麻木,晨僵明显活动受限。症见双指(趾)关节呈梭形肿大,局部僵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X线片:腕、指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痹证,寒湿痹阻,经脉气血瘀滞。治则:温阳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拟乌头汤加味:制川乌头20g(先煎半小时)麻黄10g,白芍20g,黄芪30g,炙甘草10g,桂枝10g,苍术30g,川芎15g,当归12g,红花15g,海桐皮20g,姜黄15g,穿山甲(代)20g,细辛6g,白蜂蜜30g(调服)。服用10剂后自觉症状转缓,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缓解,晨僵改善,局部肿胀消失,但仍感活动不利考虑到痹证日久,气血瘀阻存在,上方加鹿角片30g,白花蛇10g(研末服),土鳖虫12g,配合中药熏洗剂早、晚局部熏洗。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X线片正常。继上方去麻黄、桂枝、苍术,加杜仲30g,熟地黄20g,续断20g,牛膝0g,重用黄芪至50g,巩固治疗1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经验心得】本方出自于《金匮要略》,是治疗寒瘀经脉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好的一张经方。其功效:阳行痹,祛风逐湿。《金匮·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第五》记载:“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方中麻黄发汗宣痹,乌头祛寒解痛,芍药、甘草缓急舒筋;用黄芪益气固卫,助麻黄、乌头温经止痛,防麻黄过于发散;白蜂蜜甘缓,能解乌头毒。诸药配伍能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病邪祛而正气不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为痹证较重、久,寒湿痹阻,气血瘀滞严重,故在方中加以桂枝、川芎白术、当归、红花、海桐皮,意在温经祛寒、助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临床观察发现,痹证日久、骨节畸形活动受限者,使用虫类药物不仅有助于活血通络,还可明显增强祛风湿药的疗效,缩短病程。对久病痹证,把握瘀邪相搏,正气亏虚病机,加强扶正,培补肝肾之品,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方剂来源】郭蜀京,等乌头汤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1):58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