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注意】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外用、点眼宜煅或水飞后使用。
【现代临床外用】
1.压疮将石决明剥去肉,将贝壳洗净晒干,放在火炉中烘烤,然后将其研成粉末涂于患处,纱布覆盖包扎固定,2~3天换药1次,10天为1个疗程。用石决明100克,洗净晒干,研细末,过滤去渣撒于已清理之疮面上,勿包扎,每隔12小时重复用药1次。
2.乳腺炎将壳烧黑,加醋溶化,涂患处(干了再涂),效果良好。
3.外伤出血石决明在火上煅成灰白色,研末,外敷伤口,止血效果好。
4.镇喉风石决明经3次火烧,3次醋炙,研末,用羽毛蘸醋,再蘸粉末搽喉内,令吐痰即效。
5.急性结膜炎煅石决明50克,大黄25克,制没药15克,共研末,点眼,如米大,每日3次,有很好的疗效。
【古代临床外用】
1.《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
2.《开宝本草》载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
3.《本草汇言》载治锁喉风:石决明火烧醋炙三次,研细末,用米醋调,鹅羽蘸擦喉内,吐痰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