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霜桑叶商品多卷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3厘米,宽7~11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时作不规则分裂,基部楔形、圆形或心脏形,上面黄绿色,略有光泽,叶脉处有细小茸毛,下面色稍浅,叶脉突起,小叶脉交织成网状,密生细毛,质脆易碎,气微,味淡,微苦涩。
【选购要点】
桑叶商品以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质扎手者为佳。
【混伪识别】
有用夏、秋采摘之绿桑叶者,其外观色绿而整齐,但采收不合时宜,不宜药用。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肝经。
【保健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明目。
【保健应用】
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虽疏散风热作用较为缓和,但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热犯肺,发热、咽痒、咳嗽等症。
②肺热咳嗽,燥热咳嗽: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故可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咳嗽痰少,色黄而黏稠,或干咳少痰、咽痒等症。
③肝阳上亢眩晕: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于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④目赤昏花: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苦寒人肝能清泄肝热,且甘润益阴以明目,故常用治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
【用法用量】
煎服,5~9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
【健康提示】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食疗药膳】
桑叶菊花酒
用料:桑叶30克,菊花30克,薄荷10克,连翘30克,芦根35克,杏仁30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糯米酒1000克。
制作:先将以上8味捣细,置容器中,加人糯米酒,封口,7日后启封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宁嗽止咳。用于风寒病初起,病位在上焦,发热不重,微恶风寒,咳嗽鼻塞,口微渴。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克。
桑叶降压茶
用料:桑叶10克,芜蔚子10克。
制作:上药研末,放人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闷15分钟即可。功效:清热、活血、明目、降血压。主治高血压、头晕及外感风热头痛。
服法:代茶频饮。孕妇忌服。
桑叶荷叶粥
用料:桑叶10克,鲜荷叶1张,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桑叶、荷叶洗净,先煎,去渣,取上清汁,加人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降血压,降血脂,散瘀血,解暑热。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所导致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失眠等。
服法:温服,每日1或2次。脾虚便溏者勿服。
桑叶茶
用料:夏桑叶5克,霜桑叶5克。
制作:农历四月桑叶茂盛时采叶阴干,切细贮于瓷坛中;农历十月霜降后,采桑树上存留之叶,阴干切细,贮瓷坛中。
功效:延年益寿,清利头目,益肝明目。用于日常养生。
服法:2种桑叶混合代茶叶,每次用10克,泡或煎水当茶饮之。
桑叶粥
用料:桑叶1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桑叶先煎,去渣,取上清液,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现代用于高血压有上述症状者。
服法:温服,每日1或2次。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多生用。
扶桑至宝丹
用料:嫩桑叶500克,黑芝麻150克,白蜜500克。
制作:先将嫩桑叶加工研成细末;黑芝麻洗净泥沙捣烂,加水熬成浓汁,然后掺入桑叶末、白蜜,制成丸剂。
功效:补肝肾,乌须发。.用于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须发早白、头发稀疏易脱、两目干涩昏花、大便秘结难下等症。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12克,早起淡食盐汤送服,晚睡时温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