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表现实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女,44岁。患寻常型银屑病,用白血宁治愈20年后,自购桑叶注射液,肌注4毫升,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停药5天进行第二疗程。当用药至第9天时原皮疹扩大,色红。至18天时,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并伴有发热等症状而停止注射。查体:双腋下、两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压痛(+)全身皮肤除口周、鼻唇沟、掌跖呈正常肤色外,余均为弥漫性水肿性红斑,上覆片状、糠秕样皮屑。无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指(趾)甲增厚有横嵴,甲下角质增生。双下腿下1/3及踝关节周围明显实质性水肿。组织病理:符合红皮病型银屑病改变。
本例无其他特殊用药史,故分析发病与桑叶注射液有密切关系。
在寻常型银屑病中腺甙酸环化酶活性下降而前列腺素是腺甙酸环化酶的重要调节者,它可以刺激腺甙酸环化酶的活性。因此,有人认为前列腺素的合成受到抑制可使银屑病加剧。Re-shad等认为保太松、羟保太松和消炎痛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生。桑叶中含有水杨酸甲脂等多种成分。水杨酸甲脂系水杨酸类药物,属非类固醇消炎药,推测对前列腺素的合成亦有抑制作用,从而促使寻常型银屑病发展成红皮病型银屑病故银屑病患者使用桑叶注射液时宜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