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栀子厚朴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八杀九 2019-08-29 12:27:51
养生之家导读:经方方证纵横实为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研究方剂必备参考书。那么栀子厚朴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原方组成]

栀子擘,十四个(14),厚朴炙,去皮,四两(12),枳实水浸,炙令黄,四枚(4)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治则方解]

病机:伤寒下后,热邪郁结胸膈兼腹满。

治则:清热除烦,宽胸消满。

方义:方中栀子清解郁热。枳实苦寒,消胀满,破结气,与栀子相伍,辛开苦降,清热理气。厚朴苦辛温,苦以消胀除满,辛以行气下气,温以通达,兼制栀子、枳实寒凉之性。

[辨证要点]

本方为栀子豉汤和小承气汤两方加减而成。临床上见到心烦,腹满等症状,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仲景方论条文]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注家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酸苦涌泄。栀子之苦,以涌虚烦;厚木卜、枳实之苦,以泄腹满。

2.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下后心烦,症与上同,而加腹满,则邪人较深矣…故去香豉之升散,而加枳、朴之降泄。若但满而不烦,则邪人更深,又当去栀子之轻清,而加大黄之沉下矣;此栀子厚朴汤所以重于栀豉而轻于承气也。

3.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言伤寒下后,余热留于胸腹胃者,栀子厚朴汤主之也。夫热留于胸则心烦,留于腹则腹满,留于胃则卧起不安。

[名医验案]

1.刘渡舟医案

董某某,女,57岁。心烦懊浓无可奈,每跑到旷野方安,脘腹气胀,如有物而不下,脉弦数,舌尖红绛,根部苔腻,小便色黄,而大便反不秘。辨证:心胸热郁,胃气壅塞,此时若大便秘结,则治以小承气汤。今大便畅通,其烦热未能成实,《伤寒论》所谓“虚烦”是也。治应泄热除满,理气和胃。疏方:生山栀12克,枳实9克,厚朴卜9克。服一剂即愈。

2.萧美珍医案

萧某,男,17岁。4年前因受刺激致精神失常,狂言奔走。1年前病情加重,诊断“精神分裂症”,经用镇静剂等可暂缓。近1月又因情志不遂而复发。现脘腹痞满,卧起不安,甚则彻夜不眠,稍不遂愿即怒不可遏,詈骂不休,心烦口渴,溲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辨为热郁胸膈,痰蒙心窍,腑气不通,神明逆乱。治以清热除烦,镇心涤痰。处方:栀子20克,枳实12克,厚朴15克,生铁落30(先煎)3剂后便泻如风泡,日3~5次,臭秽异常,狂躁遂减。诊其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仍宗上方加麦冬15克养心安神,继进7剂,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安然入睡,仍心烦眠差,腹满,脉舌同前,以上方稍事出入,继进20剂,诸症若失,病愈10年未发。

3.萧美珍医案

李某,男,27岁。近1月来脘腹胀满,右胁下隐痛,心烦失眠,卧起不安,经常自服安眠药才能入睡。1周前恶心呕吐,口苦口渴,厌油腻,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昨在某院查肝功异常,诊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查白睛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黄疸阳黄,湿热薰蒸,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利湿除烦,行气宽中消满。方药:生山栀15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茵陈蒿30克。服药7剂,口苦及腹满减轻,纳可,心情舒畅,安卧如常。继以原方及甘露消毒丹加减交替服用2月余而愈。1年后随访,肝功正常,体健。

[长沙方歌]

厚须四两枳四枚,十四山栀亦妙哉,

下后心烦还腹满,止烦泄满效兼该。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栀子厚朴汤的适合人群与

中草药2021-03-26

栀子厚朴汤加减化裁_临

中草药2019-08-12

栀子厚朴汤经典医案、方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证方证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栀子厚朴汤方原文

中草药2019-07-31

刘渡舟栀子厚朴汤加味治

中草药2019-03-08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