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的成熟种子。主要产于湖北、四川等地。9~11月采收成熟果实。用时去壳取仁,捣碎用,或制霜用。
【处方用名】木鳖子,土木鳖。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微甘,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与主治】功效攻毒疗疮,消肿散结。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等。此外,本品能通经络,用于治疗筋脉拘挛,可与乳香为末,清油、黄蜡为膏,取少许搓擦患处。
【禁忌与不适宜人群】
1.脾胃虚弱,大便稀溏者忌服。
2.元气亏损,体虚者忌服。
3.孕妇忌用。
【临证应用注意事项】《本草汇言》曰:木鳖子“胃虚、大肠不实、元真亏损者,不可概投”
【用量用法】一般用量0.6~1.2克,多入丸、散剂用。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醋调涂患处。
【临证用药体会】
白1.一般多作外用药使用,如用于治疗牛皮癣、干癣、秃疮等,可将本品去外壳,蘸醋磨取药汁,用棉花或毛笔蘸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木鳖子和鸡蛋一起用是前人的经验,可抑制其毒性。
古代本草记述,不宜与猪肉同用。
2.木鳖子的毒性很强,须炮制后使用。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连壳打碎,或去壳取仁。炒制,取木鳖子,除去外壳,取净仁,用清炒法炒焦,以青烟尽,白烟初起为度,取出,放冷,用时研碎。煨制,将净木鳖子放人炒热的净木材炭中,用慢火炒至外壳干裂有响声,外皮呈焦黄色时,去净硬壳,取出晾凉,捣碎。烫制,取净仁与砂一起拌炒,用文火炒至老黄色,取出,去砂,研细。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