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红升丹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admin 2019-08-23 21:59:17
养生之家导读:红升丹具有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的功效。那么,红升丹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红升丹

本品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的红色氧化汞。主产于四川重庆、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吉林等地。

【处方用名】红升丹、红粉。

【炮制加工】基本原料为水银30g,火硝60g,白矾15g,雄黄15g,朱砂6g,皂矾18g。制作步骤:先将火硝、二矾研碎,加火酒两许,炖化,待干即研细,另将余药研细,再一同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人阳城罐中,上以铁盏盖严,用纸条密封,并以盐泥或煅石膏以水调封固。然后用炭火烧炼盛药之罐。先用底火煅一炷香(约lh),再用半罐火煅一炷香,最后用平罐火再煅一炷香。去火。煅时频用冷水拂拭覆盖罐口之铁盏。待冷开罐,附着于铁盏下之红色结块即是红升丹,刮下置有色瓶中存贮。近时大量制造时,改用平底铁锅代替阳城罐,用煤火代炭火。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热,有大毒。归脾、肺经。属拔毒化腐生肌药。具有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的功效。主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祛腐之效,为外科常用药。常与收湿敛疮的煅石膏同用,视病情调整两者用量比例,如本品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为1:9者称为九一丹,拔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2:8者称八二丹;3:7者称七三丹;1:1者称五五丹,9:1者称九转丹。红升丹含量越大,则祛腐作用越强,反之则收敛生肌的作用就越大。故疮面脓腐多者当选用八二或七三丹,脓腐少,肉芽新鲜可选用九一丹,如腐肉难脱者,选用五五丹、九转丹,甚者可用纯红升丹。

常用剂量,内服:0.03~0.06g,装胶囊。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朱闽等经验:用以红升丹点涂治疗尖锐湿疣30例。疣体直径≤1cm者,夹破疣体,直接于疣体顶部点涂红升丹(湖南湘潭市裕隆化工厂制备,批号:04080301),每次用量0.05g,在疣体脱落后即停止用药;疣体直径>1cm者,则先以止血钳夹破疣体顶部,或以手术剪剪除疣体压迫止血后,继以红升丹点涂于手术创面,以薄布布满创面为度,每次用量约0.05~0.3g(每次用药最大剂量不超过0.3g)。女性患者在月经干净3~7d内,清洗外阴、阴道,然后进行上述治疗。女性阴道口、小阴唇侧上药,对周围及对侧正常皮肤,应注意保持干燥,无须采取特殊防护措施。个别患者上药病灶周围皮肤出现潮红,停止用药即消失,未见发生皮肤腐蚀糜烂者。并对醋酸白区点涂0.01g防治潜在感染。对于疣体个数多者,则采用分批治疗(以每次用药量不超过0.3g为标准)。上药后翌日疣体即呈紫黑坏死,数日内自行脱落,可视需要再次点药或停止用药,隔日换药1次,1周为1个疗程。(《中医药导报》,2007年第11期)2.刘庆思经验:用红升丹治疗58例瘘管,其中病位在颈项者15例(瘰疬10例,脓肿术后5例),躯干者26例(乳痈术后7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1例,臀部脓肿术后5例,肾输尿管术后切口感染3例),四肢17例(慢性骨髓炎12例,脓肿切开5例)。结果:58例全部治愈,其中疗程在一个月者44例,二个月者14例。(《新中医》,1986年第8期)。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王广津等经验:以红升丹30g,老广丹10g,麝香1.5g,梅片4.5g,共研极细,掺疮上,功能化腐、提毒、敛脓。如以面糊和药,搓为药捻,更可用于较深的溃疡内提取坏死组织,并用于慢性窦道,化除管壁。脓水稀者可变为稠脓,疮内异物(如腐骨、线头等)亦能随脓提出。(《疮疡外用本草》滚脓丹)2.顾世澄经验:(1)拔腐生肌。红升丹、轻粉、蓖麻仁(去油)9g,乳香(去油)、黄丹各6g,石膏(煅)30g,琥珀3g,共研细末,掺上膏贴;(2)治诸疮毒,四边紫黑不消,疮口不敛。红升丹、轻粉、雄黄、龙骨各15g,白蔹、密陀僧、海螵蛸各30g,麝香0.3g,研细末,掺上。(《疡医大全》)3.李百川经验: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以红升丹60g,冰片3g,麝香1.5g,三药共研细末,装瓶密藏。用脱脂药棉搓成长2~3cm,直径1mm的棉捻,消毒备用。清除外耳道分泌物,以3%过氧化氢擦拭干净,后用75%酒精浸湿棉捻,在药粉中蘸匀,放置于外耳道底部。注意药捻应与鼓膜保持约2mm距离,以免刺激鼓膜。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每日更换。一般换药2~4次,即脓止耳干。治疗17例(18耳),14例(15耳)经治疗2~4次即获干耳,1例疗效不明,2例短期内有反复。(《陕西中医》,1986年第12期)。

【注意事项】

1.本品有毒,一般不宜内服。外用亦不宜大量持久使用,近口、眼、乳头、脐中等部位不宜用;疮面过大时亦不宜用,以防蓄积中毒。

2.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禁用。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红升丹中毒症状与解毒措

中草药2021-01-16

红粉(红升丹)的作用功效

中草药2019-08-26

红升丹的适用人群与禁忌

中草药2019-08-07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