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葛根黄芩黄连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天鱼 2019-08-14 23:15:22
养生之家导读: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葛根黄芩黄连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病,桂枝证[1],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伤寒论:34)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注释:

[1]桂枝证:即桂枝汤证。

【功效配伍】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中重用葛根半斤为君药,其性凉味辛,既能升津液,透邪热外出,又能降浊阴而治下利,使表解里和;黄芩、黄连苦寒,清阳明胃肠之湿热,并能坚阴厚肠,使热清利止为臣药;炙甘草补脾和中,顾护胃气,缓急止痛,且调和诸药而为佐使。四药相配,能外解太阳表热,内清肠腑里热,故为表里双解之剂。本方虽表里双解,但从用药看,仅葛根一味有辛凉解表作用,其余三味皆以清热治里为主,故适用于里热重表热轻的下利证,亦可用于肠热下利无表证者。

上四味药,先水煮葛根,再加入其他药同煮,去滓,分二次温服。

【方证论治辨析】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太阳表证未罢,热迫大肠下利证。症见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

太阳病,桂枝证,即太阳中风证,法当予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医者失察,反用攻下,是不当下而下之。误下之后,不仅表证未罢,而且邪热内陷,下迫大肠,导致下利不止,脉由浮缓而变为急促。脉促为表邪未解,虽邪热内陷,但里气尚能抗邪于外,此时治疗应以解表为主,表解则利止,可用桂枝加葛根汤,以桂枝汤解除在表之邪,加葛根生津止利,即所谓逆流挽舟法。若症见下利不止,喘而汗出,为邪已入里化热,以里热为主。因邪热下迫于肠,则下利不止;邪热上迫于肺,则气喘;邪热迫津液外泄,则汗出。此证外有未净之表热,内有热盛之下利,故又称之为“协热下利”,证属表里同病,故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止利,表里双解。

【用方思路】唐容川《血证论》云:“喻嘉言治痢心得,逆流挽舟之法,仲景此汤,实该其意。能从此变化,而治痢思过半也。”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性偏于寒凉,临证用于下利里热重而表热轻的治疗。本方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小儿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痢疾、肠伤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医案举例】张灿理医案:宁某,男,中年。因饮食不当,突发泄泻,肛门灼热,口渴,身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沉数。此饮食有不洁之物,乱于肠胃,使仓廪之官,顿失所司,水谷齐下,秽恶齐出,急当以苦寒直折,以清解阳明之热。黄连二钱,黄芩二钱,葛根二钱,白芍三钱,广木香一钱,生甘草一钱。水煎温服,每日1剂。复诊:服上方1剂后,泄泻即轻,2剂病即愈。

按语:本方用于热泻,效颇佳。方中以黄芩、黄连为君,苦寒直折,以灭其火焰;葛根可解肌热,升津液;今加白芍配甘草,解痉急,缓腹痛;另外,加木香利气而不伤气,以防秽恶滞留不除。患者仅服2剂即愈,可谓1剂知,2剂已。盖仲景留诸经典药方,选用得当,收效甚速。[张灿理.张灿理医论医案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55.]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张灿玾泄泻葛根黄芩黄连

中草药2021-03-10

顾兆农葛根黄芩黄连汤的

中草药2021-03-09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标准配

中草药2021-03-04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病机、

中草药2019-08-18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神奇功

中草药2019-08-12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化裁

中草药2019-08-12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