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牡蛎泽泻散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

来源:养生之家作者:三叶 2019-08-12 10:18:13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牡蛎泽泻散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各等份共为细末,日1~3次,每次5~10g,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

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泪泪有声,坠水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

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亦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g,炒白术19g,厚朴6g,大腹皮10g,茯苓15g,生山药15g,木香6g,生薏苡仁15g,送服牡蛎泽泻散10g。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g,连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栝蒌桂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最】栝蒌根15g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上6味,以水900ml,煮取300ml,分温三服,微取汗。不汗者,食热粥。

【功效】解肌祛邪,舒缓筋脉。

【主治】柔痉。症见项背强直,肢体拘急,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兼弦。

【临证加减】

1.痉病:发热汗出,恶风身痛,身体强,背反张,脉象涩或沉迟等;若兼血虚加当归;若身痛较重加秦艽、防风;若渴重,加重栝蒌根之量至30g。

2.小儿慢惊风: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阴虚加石斛。

3.本方加秦艽、当归、川贝母、葛根、忍冬藤治柔痉。

4.本方加白术、当归、党参治小儿急惊风。

5.本方加葛根、当归,治席汉氏综合征感受风寒。

6.天花粉(栝蒌根)、麦门冬、知母、石膏、甘草。水煎服。治燥火灼肺,口渴身热,二便赤涩,喘咳气逆,面赤唇焦,咳痰难出,名适蒌根汤。[脉因证治]

7.栝蒌根、胡黄连、黄芩各七钱半,炒僵蚕、白藓皮、炒大黄各五钱,牛黄、滑石各二钱半。共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竹叶煎汤调下。治风热口中干燥,舌烈生疮,名栝菱根散。[证治准绳]

展开全部内容

延伸阅读

猜你喜欢

牡蛎泽泻散原方组成、医

中草药2019-08-29

牡蛎泽泻散原文用法用量

中草药2019-08-16

牡蛎泽泻散的合方思路与

中草药2019-08-09

牡蛎泽泻散经典医案、方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牡蛎泽泻散证方证

中草药2019-08-09

伤寒论牡蛎泽泻散方原文

中草药2019-08-01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中医十八反十九畏歌诀解

中草药2019-0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