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前者又叫通草,五叶木通,野木瓜,治血藤,羊开口,八月炸。后者又叫木通,东北木通,马木通,木通马兜铃,苦木通,关木通等。
【应用】
(1)泄热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或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如八正散、导赤散等。
(2)通乳,用于产后乳汁不足。
(3)清利湿热利血脉,用于湿痹、热痹。
【剂量】
常用量3~6g,水煎内服。
中毒量30g以上,有用关木通60g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者。中毒潜伏期3~6小时。
【成分】
关木通含马兜铃酸Ⅰ、Ⅱ,以及青木香酸;木通含木通甙,其水解产物为常春藤皂甙元、齐墩果酸、葡萄糖及鼠李糖,还含有钾盐0.254%。
有毒成分为马兜铃酸和木通甙。
【药理】
(1)强心利尿,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跳速度和心率,升高血压,并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2)能够兴奋肠道及子宫平滑肌。
(3)尚有提高吞噬细胞能力,抑制多种致病真菌和降温作用。
【毒理】
(1)木通皂甙和马兜铃酸都可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粘膜炎症性病变,充血水肿和渗出。
(2)马兜铃酸中毒剂量能够引起内脏器官毛细血管水肿和出血,肾脏发生广泛性坏死变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近曲小管上皮坏死,血中尿素和肌酸酐增加,甚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由于对内脏毛细血管的直接刺激作用以及尿毒症引起的血小板降低、变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凝血酶元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内脏及消化道出血。
(4)木通中所含钾盐及尿毒症的发生,尚可引起高血钾症。
【中毒反应】
消化系统症状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大减,腹胀腹痛,继之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重则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泌尿系统症状——尿急,尿频,面部或周身浮肿,少尿或无尿,尿血,最终以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死亡。血液系统症状—心慌,便血或柏油便,呕吐物带血,血压增高等。
【诊断】
(1)有过量服用木通史。
(2)有消化道、泌尿系症状,尤其泌尿系症状为突出。
(3)有肾衰或尿毒症表现。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尿比重降低,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蛋白、管型等;血中及尿中非蛋白氮及尿素氮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酚红排泄试验为零;高血钾;低血氯。
【处理】
(1)早期常规处理:立即给予0.02%高锰酸钾洗胃排毒,并行灌肠。
(2)口服解毒剂、吸附剂、沉淀剂和胃粘膜保护剂。
(3)呕吐腹泻长时不止,腹痛剧烈者,可口服颠茄合剂10ml,每日3次;或肌注硫酸阿托品0.6mg。
(4)适量输入葡萄糖溶液,并加入维生素C1g,以助解毒。
(5)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明显时,应限制液体输入量,防止脑水肿及肺水肿。
(6)及时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乳酸钠、碳酸氢钠、三羟甲基氨甲烷等,同时纠正高非蛋白氮、高肌酐、低二氧化碳结合力现象。
(7)出现高血钾症时,应用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点滴或用5%碳酸氢钠静脉点滴。
(8)肾衰严重时,可行腹膜透析、结肠透析,或人工肾透析。
(9)注意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0)有出血现象时,肌肉注射维生素K4,仙鹤草素或口服云南白药。
(11)其它对症及支持疗法。
【预防】
(1)控制剂量,不可过量服用。
(2)孕妇、肾功能不佳者忌服。
【附注】作为木通入药的植物有许多种,其中以木通科植物为多。前边所述木通为古书中所载木通,今已少用;而关木通在临床上运用最多。除此之外,尚有木通科植物白木通,又叫三月木通、八月瓜藤、八月栌等;三叶木通又叫八月炸,为白木通类,毛莨科植物小木通和绣球藤属川木通类,其所含成分大同小异,功能主治也大致相近。